《晓雨复登燕子矶绝顶》是清代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先写了望中所见,再说登上绝顶;颔联紧承首联写登高望远;颈联转入吊古,联想起了东晋事迹;尾联寄托了对南明弘光朝覆亡的感慨。全诗以景起,以景结,中间写景吊古,布置井然,将吊古和时令自然隐逗其中,对仗工稳而不板滞。
晓雨复登燕子矶绝顶
岷涛万里望中收,振策危矶最上头。
吴楚青苍分极浦,江山平远入新秋。
永嘉南渡人皆尽,建业西风水自流。
洒酒重悲天堑险,浴凫飞燕满汀洲。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王土祯任扬州推官。这次“充江南乡试同考试官”到南京,夜间船到燕子矶,他游兴很大,照着火把登矶,写有两首五古《夜登燕子矶》《宿弘济寺晓登观音岩眺望》。这首七律接上二首而来,所以题为《晓雨复登燕子矶绝顶》。
翻译注释
翻译
岷涛万里在眼底尽收,扶杖登上了危矶的最上头。
吴楚一片青苍分界极浦,平远的江山进入了新秋。
当年永嘉南渡旧人已尽,剩有建邺西风江水自流。
洒泪重为天堑之险发悲叹,只见浴凫和飞鹭满前洲。
注释
(1)燕子矶:在江苏南京市东北郊观音山上,矶头屹立在长江边,三面悬绝,犹如飞燕,所以叫燕子矶。
(2)岷涛:指长江水。岷,即岷山,在四川北部,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长江上游的岷江、嘉陵江均发源于此,所以用岷涛,代指长江的波涛。
(3)望中收:指登高一望,尽收眼底。
(4)振策:作“杖策”;扶杖,指作者拄杖前行、奋勇登高。策,原指马鞭。
(5)吴:为春秋时古国名,泛指今天的江苏、上海、安徽、浙江一带。
(6)楚:春秋时古国名,泛指今天的湖北一带。
(7)青苍:是苍茫的天空。
(8)极浦:远处的水滨。
(9)平远:郭熙《林泉高致》:“自近山望远,谓之平远。”即登高远望,自近山望远,苍茫辽阔,所以叫平远。
(10)新秋:新的一年的秋天。
(11)永嘉南渡:一般即指东晋南渡,按钱谦益《西湖杂感》注,诗中暗指南明福王朝的覆亡。永嘉,晋怀帝年号(307—313年)。
(12)建业:指南京,此名为三国时孙权所改,又称金陵,是东汉之后吴、晋、宋、齐、梁、陈六朝建都之所。
(13)水自流:指人事沧桑,只有江水自流而已。
(14)洒泪:有版本作“洒酒”。
(15)天堑:天险,此指长江。
(16)浴凫:水鸟,俗称野鸭。
(17)汀洲:水中陆地。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士祯的诗
相关推荐
晓梦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
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
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晓出黄山寺
晓上篮舆出宝坊,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钟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晓登韬光绝顶
入山已三日,登顿遂真赏。
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
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
冥搜灭众闻,百泉同一响。
蔽谷境尽幽,跻颠瞩始爽。
小阁俯江湖,目极但莽苍。
坐深香出院,青霭落池上。
永怀白侍郎,愿言脱尘鞅。
晓至湖上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晓发公安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晓登万花川谷看海棠二首·其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晓霁用前韵书怀二首·其二
涧草岩花欲斗纤,溪风林雪故争严。
连岐尽说还宜麦,煮海何曾见作盐。
路断暂怜无过客,病余兼喜曝晴檐。
谪居亦自多清绝,门外群峰玉笋尖。
晓霁用前韵书怀二首·其一
双阙钟声起万鸦,禁城月色满朝车。
竟谁诗咏东曹桧?正忆梅开西寺花。
此日天涯伤逐客,何年江上却还家。
曾无一字堪驱使,谩有虚名拟八叉。
晓登迎春阁
未栉凭栏眺锦城,烟笼万井二江明。
香风满阁花满树,树树树梢啼晓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