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山》是南宋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古乐府诗,此诗深刻地揭示古代女子的不幸:她苦苦地等啊等,望穿秋水,化成了石头;而她所等的人呢,却被其他女子勾住了魂,变了心,根本忘记了家中的妻子。通过这样强烈的对比,女子的等待、化石就成了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缩影,她本人就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了。
望夫山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
妾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名的山很多,最频繁出现的,要算“望夫”这个悲剧性的名字。湖北武昌有望夫山,安徽当涂、辽宁兴城、江西德安、浙江萧山、广东清远都有望夫山或望夫石,陈造这首诗写的不知是何处。各地的望夫山都伴随着这样的故事:丈夫出外,妻子想念丈夫,登山眺望,伤心哀绝,化成石头。因此,富有同情心的人们便给山起名“望夫”,并通过吟咏寄托对她的哀婉感叹。陈造《望夫山》这首咏望夫山的诗,就依这样的传说内容展开。
翻译注释
翻译
瘦削的望夫石矗立在青山上,隐约可以看出,她皱着眉头,满怀伤情。
我不禁要问:是哪一朝代的女子,丈夫出外,她登上这山,盼望着丈夫回归的身影?
石头说:“丈夫出外多年,杳无音信,我心中的怨苦,无穷无尽。
我的心啊,永远不会改变,化成了石头,屹立在山顶。
烟云缭绕着她,一片悲惨凄清。我仿佛见到她的精魄,在山头上现形。
我似乎听见她在感叹:“盛开的野花有谁来欣赏,江上的明月使谁动情?
我知道这江北江南,红楼处处,美女倾国倾城。
我化成了石头没有什么后悔,可丈夫啊,你的心可能够像石头一样,不改忠贞?”
注释
(1)亭亭:耸立。
(2)山椒:山顶。
(3)依约:隐约。
(4)凝黛:凝眉。
(5)荡子:外出不归的男子。
(6)行役:出门在外。这里指外出的男子。
(7)音信:音讯;信息。
(8)精魄:指化石女子的阴灵。
(9)红楼:泛指华丽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所居。
(10)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11)良:实在。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造的诗
相关推荐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望岳三首·其三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江南·江南蝶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望荆山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
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
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望江南·暮春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