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寄生草·饮》是元曲作家白朴(一说是范康)的作品。此曲以《饮》为题,而在多方歌颂酒乡的背后实寓藏着对现实的全面否定,它句句不离饮酒,其实“意不在酒”,而是借题发挥以抒写其身世之恨、家国之痛,以表达其对现实的极端不满。全曲思想深刻,情感哀痛,表现形式浅显达观,构思巧妙,用心良苦,在绮丽婉约之外又别开生面,堪称白朴曲中珍品。
寄生草·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白朴之系于文酒,也有着其特殊的底蕴和内涵。个人的遭逢离乱,“山河之感,禾黍之悲”,不能不使作家痛心疾首,愤恨满腔。白朴的“劝饮”,正是充满着家国之痛,兴亡之感,似乎只有酒,才能排遣他心中的凄凉和愁闷。这正是白朴创作《寄生草·饮》此词的契机。
翻译注释
翻译
长醉后才没有什么挂碍,不醒时还有什么愁思?用酒糟腌渍了功名二字,用浊酒淹没了千年来的兴亡史事,用酒曲埋掉了万丈凌云壮志。人在不得志时都讥笑屈原不随众人共醉,而知音却赞许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以诗酒自娱。
注释
(1)方何碍:却有什么妨碍,即无碍。方,却。
(2)有甚思:还有什么思念?
(3)糟腌:用酒糟腌渍。腌,用盐浸渍事物;这里有玷污的意思。
(4)醅渰:用浊酒淹没。醅,未过滤的酒。渰:同“淹”。
(5)曲埋:用酒曲埋掉。曲,酿酒用的酵母。
(6)虹霓志:气贯长虹的豪情壮志。
(7)达:显达,与“穷”相对。
(8)屈原:战国时期伟大诗人。为了实现以民为本、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他与楚国的反动贵族统治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宣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终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自班固以来,就有指责屈原“露才扬已,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离骚序》)的。
(9)知音:知己。
(10)陶潜: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淡泊句利,弃县令回乡隐居,诗酒为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白朴的诗
相关推荐
寄生草·感叹
姜太公贱卖了磻溪岸,韩元帅命博得拜将坛。羡傅说守定岩前版,叹灵辄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
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寄生草·闲评
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则不如卸罗襕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争闲气,使见识,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寄生草·间别
姻缘簿剪做鞋样,比翼鸟搏了翅翰,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金钗攧断凤凰头,绕池塘挼碎鸳鸯弹。
寄生草·人百岁
人百岁,七十稀。想着他罗裙窣地宫腰细,花钿渍粉秋波媚,金钗欹枕乌云坠。暮年翻忆少年游,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有几句知心话,本待要诉与他。对神前剪下青丝发,背爷娘暗约在湖山下,冷清清湿透凌波袜。恰相逢和我意儿差,不剌你不来时还我香罗帕。
猛见他朱帘下过,引的人没乱煞,少一枝杨柳瓶中插,少一串数珠胸前挂,少一个化生儿立在傍壁下。人道是章台路柳出墙花,我猜做灵山会上活菩萨。
寄生草·晋阳怀归
晚霜遥、玉垒寒,晚云多、金台迥。
想莼鲈、禁不得西风动。对莺儿、弹不出南薰弄。
望烟霞、丢不下东山景。急归来、却早是白头人。
到此时、看破了黄粱梦。
寄生草·漫揾英雄泪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