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坂》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抒写了诗人风尘仆仆穿越羊肠坂道,行进在太行山路上的艰难,以及老来思乡,希望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颐享天年的心愿。
羊肠坂
浩荡云山直北看,凌兢羸马不胜鞍。
老来行路先愁远,贫里辞家更觉难。
衣上风沙叹憔悴,梦中灯火忆团圞。
凭谁为报东州信,今在羊肠百八盘?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蒙古太宗窝阔台九年(1237),诗人自冠氏县归故乡忻州,途径太行山时创作了《羊肠坂》该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向北望,层层叠叠的陡峭山峰直插云天,向下看,座下的瘦马粗气直喘,真担心它倒在山间。
人老了,出门就先发愁路程太远,贫困时离开了家庭就更感到难受心酸。
风尘仆仆的旅途把人都熬瘦了,睡梦中我和亲人们团聚在灯前。
谁能替我向东州家中报个信,告诉家人我现在正走在曲曲折折的羊肠坂。
注释
(1)羊肠坂:在太行山上,在今山西省平顺县东南。因山道曲折如羊肠,故名。坂,山坡。
(2)浩荡:形容雄阔壮美的样子。
(3)云山:高耸入云的山峰。
(4)直北:正北。
(5)凌兢:小心恐惧,战战兢兢的样子。
(6)羸:瘦弱。
(7)不胜:经受不住。
(8)憔悴:一般形容人瘦弱,面色难看。此指困苦的样子。
(9)团圞:团圆,团聚。圞,圆。
(10)东州:指黄河以东之地,就是今天山西一带。
(11)百八盘:一百零八个弯道。形容山道曲折盘绕。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自洛之越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声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点绛唇·越山见梅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翠带千镮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
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
新笋
春风吹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
急唤苍头斫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庆宫春·重登峨眉亭感旧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英游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
翠微山居诗·其九
朝见花开满树红,暮见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