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万家云树水边州,千里秋风一锡游。
水边的光化军人口密集,树木高挺。我在秋风中,手持锡杖,云游至此。
晚渡无人过疏雨,乱峰寒翠入西楼。
夜晚的渡口,没有人影,只有疏雨。乱蜂之上略带枯黄的翠色映入西楼。
注释
(1)万家:人口密集。
(2)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
(3)水边州:光化军在涢水之滨。
(4)锡:僧人所用的锡杖。僧人云游时一般均持锡杖托食钵而行,因而“卓锡”、“托钵”便成了僧人云游的代名词。
(5)寒翠:秋天树木的颜色。
万家云树水边州,千里秋风一锡游。
晚渡无人过疏雨,乱峰寒翠入西楼。
万家云树水边州,千里秋风一锡游。
水边的光化军人口密集,树木高挺。我在秋风中,手持锡杖,云游至此。
晚渡无人过疏雨,乱峰寒翠入西楼。
夜晚的渡口,没有人影,只有疏雨。乱蜂之上略带枯黄的翠色映入西楼。
(1)万家:人口密集。
(2)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
(3)水边州:光化军在涢水之滨。
(4)锡:僧人所用的锡杖。僧人云游时一般均持锡杖托食钵而行,因而“卓锡”、“托钵”便成了僧人云游的代名词。
(5)寒翠:秋天树木的颜色。
《书光化军寺壁》是宋代诗人秘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韵律十分柔和,词语相当凝炼,尤其是在气氛的渲染和意境的制造方面有独到之处,而在写景的基础上,也隐晦地流露出一个漂泊流浪、四海为家的云游者惆怅迷惘的情绪。
儿童系马黄河曲,近岸河流如可掬。
任村炊米朝食鱼,日暮荥阳驿中宿。
投老经过身独在,当时洲渚今平陆。
秫黍冥冥十数家,仰视荒蹊但乔木。
冰盘羹美客自知,起看白水还东驰。
尔来百口皆年少,归与何人共此悲。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
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
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庭。
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
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孤舟孤鹤与孤云,湖上深居自不群。
高卧可能容一榻,青山西岸且平分。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邪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予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叔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