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寺秋海棠》是清代陈宝琛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以过去和现在多对比,发出花衰国弱的感慨;后两句双关,明写海棠,暗写诗人。此诗通篇写花,运用隐喻手法,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大悲寺秋海棠
当年亦自惜秋光,今日来看信断肠。
涧谷一生稀见日,作花偏又值将霜。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陈宝琛于光绪十年(1884年)因言事忤慈禧太后罢官归里,宣统即位后被召回,凡二十五载,其时陈宝琛年事已高,故于次年(1910年)七月写下《大悲寺秋海棠》此诗以抒怀。
翻译注释
翻译
当年自己感叹时令痛惜秋光,今日重来确实令人极度心伤。
秋海棠长期处于山壑很少见到天日,开花时偏又遇上了寒霜。
注释
(1)大悲寺: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第四处平坡山半腰,创建于元代。
(2)断肠:形容哀伤已极。
(3)涧谷:深谷。
(4)稀见:指未被重用。
(5)日:明写太阳,暗指清帝。
(6)作花:明写海棠刚开放花朵,暗指作者入京就职。
(7)值:碰上。
(8)将霜:秋霜将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宝琛的诗
相关推荐
大酺·春雨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大雅·凫鹥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尔酒既清,尔肴既馨。公尸燕饮,福禄来成。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尔酒既多,尔肴既嘉。公尸燕饮,福禄来为。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尔酒既湑,尔肴伊脯。公尸燕饮,福禄来下。
凫鹥在潨,公尸来燕来宗,既燕于宗,福禄攸降。公尸燕饮,福禄来崇。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公尸燕饮,无有后艰。
大雅·卷阿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昂昂,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大堤曲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堤曲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大鼠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大德歌·夏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大子夜歌二首·其二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大风登城书雨
风从北来不可当,街中横吹人马僵。
西家女儿午未妆,帐底炉红愁下床。
东家唤客宴画堂,两行玉指调丝簧。
锦绣四合如垣墙,微风不动金猊香。
我独登城望大荒,勇欲为国平河湟。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