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二首》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第一首写诗人春夜独坐,面对当时思想界的高压政策和“万马齐喑”的局面,愤慨多端。“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正是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以及封建专制淫威造成死气沉沉的局面提出的强烈控诉。
夜坐二首·其一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
平生不蓄湘累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夜坐二首》这两首诗写于道光三年癸未(1823),诗人第四次入京参加会试落第之后。龚自珍是一位眼光敏锐和颇具时代感的有志之士,“引公羊义讥切时政,诋诽专制”“文章忘忌讳,才气极纵横”。他在保守官僚眼里,却是言语“怪诞”,放荡不羁的“狂士”,因此他纵然身怀绝世之才,却被人有意压抑不用,科场屡屡受挫。早在道光元年(1821),诗人应考军机章京,就因权贵阻挠而落选。第四次落第之后,诗人心情苦闷,有感于清王朝的科举制度摧残人才,写下这两首七律。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夜里独自伤心坐对画屏,不如漫步室外放眼望青空。
一山突然高耸惹得丘陵妒,万籁无声帝座星独显威灵。
长城塞外似乎腾起奇女气,江东上空久已陨落少微星。
平生不似屈原心藏天问事,唤出月神嫦娥读诗给她听。
注释
(1)坐画屏:面对屏风而坐。画屏,饰有彩画的屏风。
(2)青冥:青色的天空。
(3)一山:隐喻杰出人才。
(4)丘陵:隐喻官场的奸佞小人。
(5)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声音。
(6)帝坐:亦称帝星,指北极第二星,即小熊座β星。
(7)灵:威灵有神。
(8)塞上:指边疆地区。
(9)奇女气:《汉书·外戚传》载,赵婕妤“家在河间。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这里借指奇才将要出现的预兆。
(10)江东:指长江下游地区,自古是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
(11)陨:坠落。一作“殒”,通“陨”。
(12)少微星:星名,一名处士星,古代星象家认为是象征士大夫的星。《晋书·天文志》:“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此处借指有才之士。
(13)平生:一作“从来”。
(14)蓄:心里存有。
(15)湘累问:指屈原的《天问》。屈原在《天问》中,一连举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诸如宇宙、自然、神话、历史等,对天发问,表现了诗人的探索精神。湘累,指屈原。
(16)姮娥:即嫦娥。神话人物,传说为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不死之药,奔入月宫。一作“嫦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龚自珍的诗
相关推荐
夜坐二首·其二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夜小雨
短更长更愁絮絮,三点两点雨星星。
雨声不似愁难断,颠倒匡床月入棂。
夜宿田家
簦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夜送赵纵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夜渡江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夜行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夜亭度雁赋
春望山楹,石暖苔生。云随竹动,月共水明。暂消摇于夕径,听霜鸿之度声。
度声已凄切,犹含关塞鸣。从风兮前倡融,带暗兮后群惊。帛久兮书字灭,芦束兮断衔轻。行杂响时乱,响杂行时散。
已定空闺愁,还长倡楼叹。空闺倡楼本寂寂,况此寒夜褰珠幔。心悲调管曲未成,手抚弦,聊一弹。一弹管,且陈歌,翻使怨情多。
夜泊润州江口
秋江欲起白头波,贾客瞻风无渡河。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
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
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
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
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
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
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