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探梅》是北宋诗人白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小艇飘摇江中不靠岸,而梅在江对岸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几枝梅花的倒影摇曳可爱;后两句写彼岸有位热情知心人不断招手呼唤,并邀诗人来剪取那披着月光、蒙着寒霜的梅花。全诗不仅描绘了一幅月照梅影、露凝花枝的图景,而且还传达了一种采梅不得,却另有发现的欢喜。独出机杼,巧于写意,空灵清新,富有神韵与禅意。
合江探梅
艇子飘摇唤不回,半溪清影漾疏梅。
有人隔岸频招手,和月和霜剪取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合江探梅》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当写于诗人寓居敘州期间,某天月夜,诗人兴致勃发,于合江渡口月下隔江探梅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黄昏中的合江渡口,月色朦胧,一只小船悠悠地在水中飘荡。我引吭呼唤船夫,不见它返航,隔江梅花的疏枝倒映在清澈的江水里,在晚风中轻轻荡漾。
对岸有位热心的人频频向我招手,邀我去那里剪取梅枝,连同它上面沐浴的月光和薄薄的寒霜。
注释
(1)合江:在成都城东南,是锦江与清远江交汇处。
(2)艇子:小船。
(3)漾:水面轻微动荡,此指梅花疏枝的影子在水中微晃。
(4)和:伴随,连带。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清江引·钱塘怀古
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
蟾池
老蟆食月饱复吐,天公一目频年瞽。
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郡国蟾池知几所,碧玉清流水仙府。
小蟾徐行腹如鼓,大蟾张颐怒于虎。
渠家眉间有黄乳,膏梁大丁正须汝。
何人敢与月复仇,疾过池头不容语。
向来属私今属官,从今见蟆当好看,爬沙即上青云端。
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埽,畏有山僧来。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辽城望月
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伫观妖氛灭。
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其二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
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
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
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孙泰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取女弟。”
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众皆服泰之义。泰尝于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
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
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前怪石供
《禹贡》:“ 青州有铅、松、怪石。” 解者曰:“ 怪石, 石似玉者。” 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 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 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 岂古所谓“ 怪石”者耶?
凡物之丑好, 生于相形, 吾未知其果安在也。使世间石皆若此, 则今之凡石复为“ 怪” 矣。海外有形语之国,口不能言, 而相喻以形; 其以形语也,捷于口;使吾为之,不已难乎?故夫天机之动,忽焉而成,而人真以为巧也。虽然,自禹以来怪之矣。
齐安小儿浴于江,时有得之者。戏以饼饵易之;既久,得二百九十有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菱、芡。
其一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为群石之长,又得古铜盆一枚,以盛石,挹水注之粲然。而庐山归宗佛印禅师适有使至,遂以为供。
禅师尝以道眼观一切, 世间混沦空洞,了无一物;虽夜光尺璧与瓦砾等,而况此石; 虽然, 愿受此供。灌以墨池水, 强为一笑。使自今以往,山僧野人,欲供禅师,而力不能办衣服饮食卧具者,皆得以净水注石为供, 盖自苏子瞻始。时元丰五年五月,黄州东坡雪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