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云松令·咏浴》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艳丽的佳人沐浴后的场景,上片写佳人翼发蓬松,肤如红玉,脸有潮红,如刚刚睡醒的样子,下片写她身着单衣,赤足戏水。这首词表面上看起来很香艳,很诱惑,颇似花间词风,但从字面上,却感觉不到一点艳俗的气息。
鬓云松令·咏浴
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露华清,人语静。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史书载,他们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感情笃深。新婚燕尔的浪漫与纳兰词人的特质融合,成就了牵魂引魄、游梦天方的醉人生活。这首《鬓云松令·咏浴》词正是纳兰性德新婚后所写,是纳兰词中极难得的欢愉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她发髻松散,肌肤莹润,一副慵懒模样。月亮多情,将梨花秀美的影子投送过来。头上发钗歪斜,半晌她也没有整理一下。她爱这微风的天气,脸颊泛着红晕。
月光孤清,人声全无,她怕被他窥见,特地移走了镜子。她踏出沐浴的水,水波仍在缓缓荡漾。披上单衣,手持小扇,不知道可否挡得住这微薄的夜寒。
注释
(1)鬓云松:词牌名,又名“鬓云松”等。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鬓云:形容妇女两翼的头发美如云彩。
(2)红玉莹:形容女子脸颊如红玉。红玉,应指和田红玉,珍贵稀有,古时只在宫廷王室内流传。
(3)梨花影:梨花落在地上的影子,也可以理解为浓密如影的梨花。
(4)半饷:过了好一会儿。
(5)露华:清冷的月光。露,露水,引申为清冷。唐杜牧《寝夜》中有“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6)青鸾镜:镜子。鸾鸟为古代神鸟。《艺文类聚》中引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中言:“宾王于峻祁之山获鸾鸟,养之,三年不鸣。夫人称鸟见其同类而鸣,遂以镜置其前,鸾对影悲鸣,哀响中霄,展翅而绝。”
(7)罗袜:丝罗织成的袜,此处代指女人玉足。
(8)凌波:凌于水波之上,比喻女子步履轻盈,行于水上。此处指拔动洗浴之水。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鬓云松令·枕函香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鬓云松令·题梦兰夫人画扇
乍长天,清昼永。风荡帘钩,午梦人初醒。纤手慢将云鬓整。美目流波,花底新妆靓。
对芳菲,心自省。花静人娴,人与花相称。空谷一枝谁解赠。谱入离骚。添个幽兰影。
鬓云松令·漏沉沉
漏沉沉,香袅袅。烛影移花,帘幕风来小。试拍红牙歌水调。尺半霜筠,吹得霜天老。
醉颜酡,开口笑。丝竹中年,已觉输年少。此境等闲看过了。往后追思,又说而今好。
鬓云松令·忆家圃楝花盛时即景
燕莺来,蜂蝶聚。一阵东风,吹落花如雨。满地繁英纷莫数。为爱吾庐,近了扶疏树。
月当空,日卓午。扑鼻浓香,如入梅林去。廿四番风留不住。欲写春光,且唤丹青补。
鬓云松令·题滋伯花滩渔唱图
嫩凉浮,幽思聚。一笛西风,吹醒陂塘雨。约略晚峰青可数。谁放斜阳,红了疏疏树。
问渔兄,携钓侣。小咏鸣舷,唱入菱花去。时有闲鸥留客住。醉拥蓑衣,清梦烟中补。
鬓云松令·小窗幽
小窗幽,深院曙。帘外轻寒,寂寞花无语。
隔院繁华初著处。蜂蝶寻香,飞过邻家去。
葬桃花,吟柳絮。底事推敲,只有伤春句。
杜宇声声啼不住。若是怜侬,莫引侬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