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媚》是南北朝佚名创作的诗词。
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媚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春暖花开时节,野外,林中花木争奇斗艳,明媚可爱。在如此美妙的环境中,鸟儿也放开歌喉,唱起动听的歌。
拂面的春风令人醉,多情的它似乎善解人意,轻轻撩起游春少女的衣衫。
注释
(1)春林:春天的树林。
(2)多媚:多妩媚。
(3)春鸟:春天的鸟。青鸟。
(4)意:鸣叫之意。
(5)多哀:多孤哀。
(6)复:又。再。
(7)春风:春天的风。
(8)多情:富于感情,常指对情人感情深挚。
(9)罗裳: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制作的下裳。犹罗裙。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子直晋昌李花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
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
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规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子夜歌·始欲识郎时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产不毁乡校颂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子鱼论战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冬十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子规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子夜四时歌·自从别欢后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