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白沟》是元代诗人刘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点题,写寒秋匹马渡白沟之景,意境苍凉寥廓;颔联怀古,遥想白沟的历史地位与辽金风物,不无赞誉之意,感情为之一扬;颈联转写眼前之景,意象雄阔而悲凉,感情因之而压抑;尾联首句呼应颔联,写出昔盛今衰之感,次句抒发走投无路之悲,寓有故国之思。这首诗诗句凝炼,颇有杜诗的沉郁苍劲之风,给人一种悲壮之美。
渡白沟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沟州。
黄云古戌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渡白沟》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白沟即拒马河,北宋和辽国曾有“白沟议和”,并以此为界,故又名界河。这首诗是诗人途经白沟时感慨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我由蓟门返乡,只身单骑渡过白沟,正值寒冷的落霜季节。
战国时燕、赵疆域以此界分,自宋代与辽金对峙又是华夏汉族与辽金夷族在风俗文化方面的分水岭。
黄云滚滚弥漫天空,笼罩着古代边戍之地,只有落日残照下孤零零的城堡和南飞的孤雁。
与自己相知及交游的朋友多已离去,我孑然一身,书剑飘零天涯,纵然满怀幽思忠愤无处倾诉。
注释
(1)蓟门:蓟门关,即今北京德胜门外土城关。
(2)匹马:一匹马,单马。
(3)上镇:今易县一带,战国时燕、赵疆域以此界分。
(4)沟州:沟原,今黄河沟、下游一带。
(5)孤城:当指今河北新城。
(6)凋落:指人死去。
(7)孤剑:代孤身。作者自称。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因的诗
相关推荐
渡河到清河作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渡浙江问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渡江大风
水怒如山立,孤篷我独行。
身疑龙背坐,帆与浪花平。
缆系地无所,鼍鸣窗有声。
金焦知客至,出郭相远迎。
渡青草湖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渡辽水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渡混同江
十年八唤清江渡,江水江花笑我劳。
老境归心质孤月,倦游陈迹付惊涛。
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
湖海小臣尸厚禄,梦寻烟雨一渔舠。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渡江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楫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