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绝句,以空灵笔墨抒写羁旅愁思。前两句"移舟泊渚"与"日暮愁新"交代情境,平淡中见深致;后两句"野旷天低"的苍茫视野与"江清月近"的微妙亲切,构成空间上的宏大与精微对比。全诗以"泊-愁-低-近"为情感脉络,语言澄淡如水墨画,体现盛唐山水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之美。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宿建德江》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年)孟浩然漫游吴越时。诗人科举落第后南下散心,在建德江(今浙江新安江段)夜泊有感。"月近人"的意象既受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启发,又开创"客愁物化"的新表达,今建德七里扬帆景区立有诗碑,与《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并称"双宿"名篇。
翻译注释
翻译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注释
(1)移舟:划动小船。
(2)泊:停船靠岸。
(3)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
(4)客:指作者自己。
(5)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6)野:原野。
(7)旷:空阔远大。
(8)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9)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全文拼音版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其诗清淡自然,多写隐逸生活与山水风光,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等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与王维并称“王孟”,同为盛唐田园诗派代表。虽终身未仕,却名重诗坛。李白赞其“风流天下闻”。其诗以五言见长,风格恬淡,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