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友人李凝隐居之处的幽静景致,并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闲居少邻并”点明居所僻静;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动衬静,成为千古名句(“推敲”典故即源于此);颈联写自然景色的变幻;尾联“幽期不负言”暗含诗人归隐之志。全诗语言简淡,意境清幽,体现了贾岛“瘦硬”的诗风。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题李凝幽居》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访友人李凝未遇的小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幽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草径伸进荒园。
夜晚池塘边上,小鸟栖树;月光之下,老僧敲门。
归途中走过小桥,田野色彩斑斓。白云飘飞,山石如在移动。
暂时离开此地,不久就将归来,相约共同归隐,到期绝不失约。
注释
(1)少:不多。
(2)邻并:邻居。
(3)荒园:指李凝荒僻的居处。
(4)池边:一作“池中”。
(5)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6)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7)去:离开。
(8)幽期:幽,隐居,期,约定,隐居的约定。
(9)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全文拼音版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作者介绍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其诗清奇僻苦,精于炼字,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代表作《寻隐者不遇》《题李凝幽居》等以“推敲”典故闻名。早年为僧,后还俗应试却屡试不第,晚年任长江主簿。诗风孤峭冷寂,多写贫士困顿与自然幽境,开晚唐“苦吟派”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贾岛的诗
相关推荐
题帕三绝句·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舫子
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题淮南寺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题李俨黄菊赋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题东溪公幽居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
题潼关楼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题春晚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静中闻。
鸟啼花落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