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

〔宋代〕李处全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

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是宋朝李处全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写作者在旅途中冒着大风浪渡河的所见和所感,寓意双关,大自然的现象,也是当时南宋政治形势的写照,朝廷主和派掌权,如黑云压顶,抗战复国的抱负不能实现,作者仍不甘心,努力抗争;下片抒发了自己的爱国壮志得不到伸展的愤慨和忧忿的心情。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词篇。词中深刻的表现了作者要一扫胡尘的爱国思想感情。

翻译注释

翻译

夕阳落山,暮云聚集,旅人心中所想何如?今天风急浪高,似乎预示着不平静。四望天空辽阔,一叶扁舟在波涛中摇曳,但我的壮志依旧。让我对吴地的友人说,听我唱首船歌吧。

我常想手持兵器,斩杀江中恶龙。外敌未除,我渴望指挥壮士们奋战。谁料半生忧患,如今已老去,白发渐增。虽不惧容颜老去,但内心仍怕生活波折。

注释

(1)沙子:疑即沙水,今称明河。

(2)暝云:黄昏的乌云。

(3)客子:作者自称。

(4)封六巽二:古代传说中的雪神和风神。

(5)掀舞:指小船随波动荡。

(6)利剑戟:使宝剑和长矛发生作用。

(7)斩蛟鼍:把蛟龙、扬子鳄都杀掉。这里以蛟鼍比喻金统治者。

(8)胡尘:指金统治者占领的地方。

(9)挽:牵引。

(10)天河:即银河。

(11)风波:水上的风波。这里比喻国势的动荡不安。

全文拼音版

shuǐdiàotóu··màofēngshā
luòmíngyúndìngzhījīnfēngliùxùnèrnònggānwàngtiānkōngkuòlíngtāoxiānzhuàngzhìwèixiāowèixiàngérdàotīngkòuxián
chángjiànzhǎnjiāotuóchénwèisǎozhǐhuīzhuàngshìwǎntiānshuíliàobànshēngyōuhuànchéngjiùjīnlǎotàibáizhúniánduōduìmàokǒngxīnwèifēng

作者介绍

李处全(1131—1189),字粹伯,号晦庵,祖籍徐州丰县,南渡后侨居溧阳。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太常丞、提举湖北茶盐。孝宗乾道间除秘书丞,迁殿中侍御史,出知袁州。淳熙间,权发遣处州军事。能文章,善书。官至朝议大夫。有《晦庵词》。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宋代〕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宋代〕辛弃疾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宋代〕辛弃疾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宋代〕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宋代〕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水调歌头·题岳阳楼图

〔清代〕纳兰性德

落日与湖水,终古岳阳城。登临半是迁客,历历数题名。欲问遗踪何处,但见微波木叶,几簇打鱼罾。多少别离恨,哀雁下前汀。

忽宜雨,旋宜月,更宜晴。人间无数金碧,未许著空明。淡墨生绡谱就,待俏横拖一笔,带出九疑青。仿佛潇湘夜,鼓瑟旧精灵。

水调歌头·百堞龟城北

〔宋代〕京镗

百堞龟城北,江势远连空。杠梁济涉,浑似溪涧饭长虹。覆以翬飞华宇,载以鱼浮石,守护有神龙。好看发源水,滚滚尽流东。

司马氏,凌云气,盖群公。当年题柱,从此奏赋动天容。果驾轺车使蜀,能致诸蛮臣汉,邛筰道仍通。寄语登桥者,努力继前功。

水调歌头·沧浪亭

〔宋代〕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水调歌头·偶述

〔明代〕陶安

皇天万物祖,生气本冲和。忍令古今天下,治少乱常多。血溅中原戎马,烟起长江樯橹,沧海沸鲸波。割据十三载,无处不干戈。

问皇天,天不语,意如何?几多佳丽都邑,烟草莽平坡。苔锁河边白骨,月照闺中嫠妇,赤子困沉疴。天运必有在,早听大风歌。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宋代〕佚名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