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夫人夜游图

〔宋代〕苏轼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作品简介

《虢国夫人夜游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题画诗,此诗根据画意,再现了唐朝天宝十一年(752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画面,形象地表现了杨贵妃家族的奢靡生活和嚣张气焰,深刻地揭示了荒淫享乐者的共同下场,显示了一定的讽喻意义。全诗前十句以画意为诗,笔墨酣畅;末四句,揭示意图,语意新警,大笔淋漓,有如史论。

创作背景

《虢国夫人夜游图》(一名《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流传下来的一幅名画。图为张萱所绘,一说是出自周昉之手。据前人笔记,此画先后曾珍藏在南唐宫廷和宋徽宗画院,其中还经过大词人晏殊的庋藏。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此画为刘有方所收藏。当时苏轼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任职中书舍人,曾看到此图,于是作了这首七言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这位佳人驾驭玉花骢马,淡妆多态。她骑在骏马上,身段轻盈,恍如惊飞的春燕。飞龙骏马骄驰在进宫的大道上,宛若游龙。

为了抢先进入明光宫,杨家豪奴,挥动金鞭与公主争道,致使公主惊下马来,宝钗堕地。

此时宫中正在演奏曾被附会为能催发杏柳开花的乐曲,贵妃亲自弹拨琵琶,汝阳王李琎在敲击羯鼓。在羯鼓争催的情况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宠花娇。

秦国夫人已经先期艳妆就座,打扮得非常娇贵。虢国夫人素妆淡雅,乘车缓缓而行,入宫以后马的步子放慢,惊尘不动。

这绝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处呢?她那明眸皓齿,除了画图之外,谁又曾见到过呢?当年的欢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点点惨痛的泪痕了。

人在世上,繁花如梦,俯仰之间,重滔覆辙者比比皆是。隋炀帝与陈叔宝一样国破家亡,身死人手,埋葬于吴公台下、雷塘路边。

可是当年他却曾嘲笑过陈叔宝、张丽华一味享乐,不恤国事,不知道韩擒虎已经带领隋兵迫近宫门。

注释

(1)虢国夫人夜游图:唐代画作。此画在北宋末期已成为稀世珍品,曾藏于宋徽宗画院,据说上面有徽宗的题字。此画原图已佚,今辽宁博物馆有宋仿者一帧。绢本,横卷,题《临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唐朝杨贵妃三姐的封号。据《旧唐书·杨贵妃传》,杨贵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长曰大姨,封韩国夫人;三姨封虢国夫人;八姨封秦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2)鞚:勒马的绳。

(3)玉花骢:唐玄宗的名马。

(4)蹋:踏。

(5)飞龙:特指唐代御厩中右膊印飞字、左项印龙形的马。

(6)金鞭争道:指杨家与广平公主争道西市门,杨家豪奴竟然挥鞭惊吓公主落马。

(7)明光宫:汉代有明光殿,此处借指唐代宫殿。

(8)羯鼓催花柳:唐代南卓《羯鼓录》:“唐明皇好羯鼓,尝于庭内临轩击鼓,庭下柳杏时正发坼,明皇指而笑谓宫人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来传为羯鼓催花的故事。羯鼓,唐代由羯族传来的一种鼓,形如漆筒,音响急促高昂,故名羯鼓。

(9)玉奴:杨贵妃的小名。

(10)弦索:原指乐器上的弦,此指弦乐器。

(11)花奴:汝阳王李琏的小名。李琏擅长演奏羯鼓,杨贵妃工弦索。

(12)八姨:即杨贵妃的八姐秦国夫人。

(13)明眸皓齿谁复见:此用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诗意。“明眸皓齿”连同上句的“走马”与下句的“丹青”,都指虢国夫人。

(14)丹青:丹和青是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图画。

(15)吴公台下雷塘:吴公台、雷塘,都在扬州。吴公台因陈将吴明彻得名。隋炀帝死后,初葬吴公台下,后来迁葬雷塘。

(16)张丽华: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隋灭陈时,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被隋将韩擒虎俘获,随后被杀。

(17)门外韩擒虎:韩擒虎是隋初开国功臣,灭陈时领军为先锋。这里用杜牧《台城曲二首》“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

全文拼音版

guóguórényóu
jiārénkònghuācōngpiānjīngyànfēilóng
jīnbiānzhēngdàobǎochāiluòrénxiānmíngguānggōng
gōngzhōngjiécuīhuāliǔxiánsuǒhuāshǒu
zuòzhōngzhēnguìrénzǒuláikàndòngchén
míngmóuhào齿chǐshuíjiànzhǐyǒudānqīnglèihén
rénjiānyǎngchéngjīngōngtáixiàléitáng
dāngshíxiàozhānghuázhīménwàihánqín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古意赠今人

〔南北朝〕鲍令晖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阳春曲·春景

〔元代〕胡祗遹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宋代〕戴复古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