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纪

〔宋代〕胡仲参

万雉云边万马屯,筑来直欲障胡尘。

谁知斩木为竿者,只是长城里面人。

作品简介

《读秦纪》是南宋诗人胡仲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咏史诗就秦始皇筑万里长城事发表议论。前两句写筑城,第一句说长城高而广,次句说筑城的目的。三、四句突转说秦始皇只知道危险来自外边,自以为有了长城,便可高枕无忧,却不知道体恤人民,结果酿成内乱。诗人明是咏史,也是针对现实,对统治者发出警告。

创作背景

《读秦纪》此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可考,据诗风来看,当属晚年读《史记》时有感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为了防备北方的胡人入侵,秦始皇修筑了长城。长城又高又长,上接云霄,沿边屯扎着千军万马。

他怎么也无法预料后来起义推翻秦政权,却个个都是在长城内安家的人。

注释

(1)秦纪:史书中有关秦国历史的部分。《史记》有《秦本纪》及《秦始皇本纪》。

(2)万雉:形容极高极长。城三丈长一丈高为一雉。

(3)斩木为竿:指陈胜、吴广等起义。斩木为竿,语本《史记·秦始皇本纪》“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全文拼音版

qín
wànzhìyúnbiānwàntúnzhùláizhízhàngchén
shuízhīzhǎnwéi竿gānzhězhǐshìchángchéngmiànrén

作者介绍

胡仲参(生卒年不详),字清源人。约宋度宗咸淳初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亦不可考。著有竹庄小集,《四库总目提要》传于世。

胡仲参的诗

相关推荐

读李翱文

〔宋代〕欧阳修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删。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此其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成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必。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读孟尝君传

〔宋代〕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唐代〕白居易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

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

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