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乱后

〔唐代〕顾况

江村日暮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

竹里闲窗不见人,门前旧路生青草。

作品简介

《江村乱后》是中唐诗人顾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了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后,江村荒凉不堪、萧条冷落的悲惨景象,侧面描写出战乱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带领杨贵妃及军士逃离长安(今陕西西安)。此诗当是在叛军扫荡江村之后,诗人一天偶然散步时所写。

翻译注释

翻译

夕阳西下,漫步江村,寻找历经战乱村民。物是人非,只见江水,依旧向东日夜奔流。

竹林之中,透过旧窗,向里张望空无一人。门前小路,昔人曾过,荒凉不堪长满青草。

注释

(1)日暮:太阳落下的时候,也称黄昏。

(2)遗老:年老经历世变的人。此处当指安史之乱之后,仍然生活于江村的村民。

(3)浩浩:形容江水奔流不息的样子。

(4)闲窗:指窗户因常年无人居住而变得空荡。

(5)旧路:江村里的小路。

全文拼音版

jiāngcūnluànhòu
jiāngcūnxúnlǎojiāngshuǐdōngliúhénghàohào
zhúxiánchuāngjiànrénménqiánjiùshēngqīngcǎo

作者介绍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年进士。德宗时官秘书郎。李泌做宰相时,他迁著作郎,泌死,他作《海鸥咏》一诗嘲诮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于茅山。顾况与元结同时而略晚。他也是一个关心人民痛苦的新乐府作者。作诗能注意“声教”而不仅仅追求“文采之丽”(《悲歌序》)。他根据《诗经》的讽谕精神写了《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都是讽刺劝戒之作,其中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的,如《囝》。

顾况的诗

相关推荐

江神子·恨别

〔宋代〕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南遇天宝乐叟

〔唐代〕白居易

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

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千官起居环珮合,万国会同车马奔。

金钿照耀石瓮寺,兰麝熏煮温汤源。

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

冬雪飘飖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

欢娱未足燕寇至,弓劲马肥胡语喧。

豳土人迁避夷狄,鼎湖龙去哭轩辕。

从此漂沦落南土,万人死尽一身存。

秋风江上浪无限,暮雨舟中酒一尊。

涸鱼久失风波势,枯草曾沾雨露恩。

我自秦来君莫问,骊山渭水如荒村。

新丰树老笼明月,长生殿暗锁春云。

红叶纷纷盖欹瓦,绿苔重重封坏垣。

唯有中官作宫使,每年寒食一开门。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南北朝〕阴铿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馀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晩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江边

〔唐代〕薛涛

西风忽报雁双双,人世心形两自降。

不为鱼肠有真诀,谁能夜夜立清江。

江上看山

〔宋代〕苏轼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宋代〕卢祖皋

画楼帘幕捲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着娉婷。

年华空自感漂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闲,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