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二首·其二

〔宋代〕黄庭坚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作品简介

《秋怀二首》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七言古诗组诗作品。这组诗以秋日景象为描摹对象,在平淡的景物描写中,表现作者处境的凄清、寂寞。第二首诗前四句写“秋”,后四句写“怀”,将“怀”归于重视别离中的友谊,归于绵邈,兼具理趣和深情。两首诗形式特殊,古体、律体相间,使作品具有曲折的一面,体现了黄庭坚诗独特的匠心。

创作背景

《秋怀二首》这组诗,翁方纲校刊的《山谷诗全集》据旧本收在《外集补遗》中,下注“熙宁八年北京作”。熙宁八年(1075)作者三十一岁,宋代的北京即今河北大名,当时作者在那里任国子监教授。国子监职务清闲,作者能读书自遣。他当时还未卷入新旧党斗争,处境比较单纯,所以诗篇虽带有感慨,但在他的作品中情调还是比较闲淡的,不像后来的作品那样有着更多的郁勃不平之气。

翻译注释

翻译

茅屋上的茅草被风吹得发出嗦嗦的声音;独自在空无人影的庭院绕行,那雨后的青苔脚踩上去时十分滑。

晚上秋雨又至,池塘水涨,蛙声一片;雨后寒月初升,乌鹊也因栖息不安而转向朝南的树枝。

想那世上的交情淡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可信赖,那称得上生死交情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

那湖水只是无端地映出天上白云的影子,却连代表老朋友书信的鸿雁的影子一丝也映照不出来。

注释

(1)孤鸿:即鸿雁,古代有鸿雁传书之说,常被运用在诗文中。

全文拼音版

qiū怀huáièrshǒu··èr
máotángsuǒsuǒqiūfēngxíngràokōngtíngtáihuá
hàochíshàngwǎnláiquèzhuǎnnánzhīshēnyuè
fānshǒushǒushēngjiāodàojué
shuǐduānjìnbáiyúnrénshūduàn鸿hóngméi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其诗奇崛瘦硬,词亦清旷,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等。书法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仕途坎坷,晚年屡遭贬谪。艺术追求“不俗”境界,诗书画均对后世影响深远,堪称宋代文化巨匠。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秋思

〔宋代〕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秋雨叹三首·其二

〔唐代〕杜甫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

秋晚登古城

〔唐代〕李百药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秋暮吟望

〔清代〕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