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东村作

〔宋代〕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作品简介

《移居东村作》是宋代诗人王庭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两句交待题中“移居”的地点与原因;三四句是叙事言怀,写初到的活动和感受,写居住的内景;五六句写住下之后外景的幽静;最后两句收束,是用古寺来强调东村山景实堪爱赏,且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全诗通过层层推进的手法,向读者展现出一幅避世的清幽环境,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娴静,曲折含蓄地道出移居偏地的快感。

创作背景

王庭珪秉性耿直,只做过茶陵丞之类的小官,且与上司不和,看到时世无道,便于宣和末,“无宦游意,学道著书,若将终焉邑有卢溪,筑草堂其上,乡人号卢溪先生。”(《宋名臣言行录》)《移居东村作》这首诗大概就作于其隐居避时之时,写诗人为避乱或逃避世俗干扰移居之事。

翻译注释

翻译

我避世来到东村,这地方有多么深?只见青山深处冒出缕缕炊烟。

岂敢嫌茅屋极其低矮,扫干净土床也足可安眠。

鸟不停地啭鸣,更觉四周寂静,花开得很晚是因为地气偏寒。

我遥望那翠绿的竹子姿态娟娟,仍然隔着西泉寺的数亩废地。

注释

(1)窟:洞。此处指山深之处。

(2)敢:怎敢,哪敢。

(3)绝:极,非常。

(4)堪醉:堪:可以,能够。醉:畅快,尽情。

(5)娟娟:姿态柔美貌。

(6)西泉:寺庙名,故址在东村,已毁弃。

全文拼音版

dōngcūnzuò
dōngcūnshēnqīngshānchuīyān
gǎnxiánmáojuéxiǎojìngsǎochuángkānzuìmián
niǎozhùtiāngèngjìnghuāduōwǎnyīngpiān
yáokàncuìzhújuānjuānhǎoyóu西quánshùtián

作者介绍

王庭珪(1080—1172),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安福(今属江西)人。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曾官茶陵县丞,孝宗时授国子监主簿等。他同情农民,诗风率直,有不少清新之作,但也有些模仿黄庭坚的诗作,缺乏创造。词、文在当时颇有名气有《卢溪集》50卷和《卢溪词》存世。

王庭珪的诗

相关推荐

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处。白波东逝,鸟啼花落,任他日暮。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帆残月,几回首,相思苦。

可忆柴门深闭,玉绳低、翦灯夜雨。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愁对西轩,荔墙叶暗,黄昏风雨。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把凄凉助。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宋代〕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宋代〕吴琚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代〕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长生乐·阆苑神仙平地见

〔宋代〕晏殊

阆苑神仙平地见,碧海架蓬瀛。洞门相向,倚金铺微明。处处天花撩乱,飘散歌声。装真筵寿,赐与流霞满瑶觥。

红鸾翠节,紫凤银笙。玉女双来近彩云。随步朝夕拜三清。为传王母金箓,祝千岁长生。

诸将五首·其四

〔唐代〕杜甫

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

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