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诗
含气有喜怒,触物无不鸣。
天机泄鸟迹,文字从此生。
谁言土苇器,声合天地清。
朴坏牺氏瑟,巧露娲皇笙。
末流不可障,声律随合并。
遍读萧氏选,不见真性情。
怨刺杂讥骂,名曰离骚经。
颂美献谄䛕,是谓之罘铭。
诗道初不然,自是时代更。
秦火烧不死,此物如有灵。
至今三百萹,殷殷金石声。
汉儒各名家,辩口剧分争。
康成独麾戈,诸儒约连衡。
祭酒最后出,千古老成精。
我欲读尔雅,不辨螯蟹名。
尚怜沈谢辈,满箧月露形。
孔徒凡几人,入室无长卿。
三子论性命,举世为讥评。
白首草太玄,才得覆酱罂。
不如匡鼎说,愈笑人愈听。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三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读陆放翁集四首·其一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读韩杜集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读严子陵传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读书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读管子
夷吾相桓公,岂复偶际会。
观其平生心,身已有所委。
天方困生民,吊伐实在己。
求居寓所欲,纠与白等耳。
堂堂东海邦,内生谨疆理。
南荆北达燕,玉币走千里。
仲尼免左衽,自以身受赐。
孟轲圣之偶,非薄良有谓。
彼狂后世儒,诋毁恣轻议。
嗟哉不量分,讵解圣贤意。
区区彼商鞅,操术良非是。
为法昧所从,以身受其弊。
读李翱文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删。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此其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成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必。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
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
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