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孔子探究大自然的变化,北雁南飞顺应阳和规律。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天道运转自然伸缩进退,春与秋的来去先后交迭。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疾劲的暴风忽然间怒号,天地间万物相互受摧折。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浩瀚的大海都波涛震荡,孤高的凤鸟又奈其谁何?
注释
(1)递:一作“迭”。
(2)分劘:折磨。劘:通“磨”。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孔子探究大自然的变化,北雁南飞顺应阳和规律。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天道运转自然伸缩进退,春与秋的来去先后交迭。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疾劲的暴风忽然间怒号,天地间万物相互受摧折。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浩瀚的大海都波涛震荡,孤高的凤鸟又奈其谁何?
(1)递:一作“迭”。
(2)分劘:折磨。劘:通“磨”。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八》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组诗中的压卷之作。此诗以哲学思辨的笔触,探讨时运变迁中个体的命运。前四句勾勒出宇宙运行的宏大规律,“仲尼探元化”借孔子探寻天道起兴,“大运自盈缩”揭示盛衰无常的自然法则;后四句笔锋陡转,以“盲飙号怒”“溟海震荡”象征时代巨变,最终以“孤凤其如何”的诘问,塑造了在动荡环境中孤高卓绝的诗人自我形象。全诗融玄理于意象,在苍茫的宇宙视野中寄寓深沉的人生感慨,展现了陈子昂诗歌“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独特风格,是初唐诗歌革新精神的典范。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八》此诗创作于武则天当政时期(约公元695-698年间),时陈子昂因直言进谏遭武攸宜排挤,身处政治逆境。诗中“盲飙忽号怒”暗喻酷吏横行、罗织构陷的恐怖政局,“溟海皆震荡”影射徐敬业起兵失败后牵连甚广的政治清洗。诗人以“孤凤”自况,既表达对儒家理想(“仲尼探元化”)的坚守,更流露出在险恶环境中独善其身的孤愤。这种深刻的生命体验,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苍茫孤寂一脉相承,共同构成其后期诗歌悲怆而崇高的美学境界。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㘈㘈。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
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
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
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
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
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
举首白日间,分明谢时人。
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
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
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
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
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
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