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

〔宋代〕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怀乡访古往事漫漫悠悠,我独上江城放眼尽是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一鸟带烟从那沙洲飞来,数帆冒雨江水送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晚风萧萧吹起落叶飘飞,寒云惨淡重压着旧城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故国凄凉我还能去问谁,人世沧桑准还会再风流。

注释

(1)悠悠:悠久。

(2)江城:金陵临江,故称江城。

(3)渚:水中沙洲。

(4)下归舟:归舟顺流而下。

(5)萧萧:风声。

(6)暮吹:傍晚的风。

(7)惨惨:寒云低垂,显得阴沉、凄惨。

(8)旧楼:指古代宫殿。

(9)故国:古代都城。

(10)与问:过问。

金陵怀古拼音版

jīnlíng怀huái
怀huáixiāng访fǎngshìyōuyōushàngjiāngchéngmǎnqiū
niǎodàiyānláibiézhǔshùfānxiàguīzhōu
xiāoxiāochuījīnghóngcǎncǎnhányúnjiùlóu
guóliángshuíwènrénxīngèngfēngliú

作品简介

《金陵怀古》是北宋诗人王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怀古诗,首联破题兼点明时间地点,并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颔、颈两联描写眼观金陵秋景,分别写来渚孤鸟、淫雨归舟、秋风落叶、寒云旧楼,勾画出秋光的萧条,尾联是全诗秋景图的点睛之笔,反映出诗人的忧思。这首诗格调的寥落沉郁,与昂奋进取的盛唐气象迥然有别,是一首写悲壮情绪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此诗作时正是宋朝立国不久,当时国穷民贫,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效果甚微之时。元丰四年、五年(1081—1082)同西夏双战失利,“永乐之败”丧师二十万,神宗“临朝痛悼、为之不食”。当时王珪在朝任左相,对日益凄夷的国势感触颇深,特作《金陵怀古》以抒发“故国凄凉”之愁怀。

作者介绍

王珪(1019—1085),字禹玉,成都华阳人。庆历二年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他文辞典丽,朝廷大典多出其手,主导编修《两朝国史》。封岐国公,卒赠太师,谥“文”。因其任宰相十六年无所建树,被讥为“三旨相公”。王珪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金陵怀古

〔唐代〕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西河·金陵怀古

〔宋代〕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代〕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金陵怀古

〔唐代〕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月夜金陵怀古

〔唐代〕李白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