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春酲薄》是南宋词人刘克庄所写的一首词。上片通过记梦引出对当年军幕生活的怀念。下片因梦而感旧,表现了无限的感慨。全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岁月空逝、壮志未酬的悲愤。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
忆秦娥·春酲薄
春酲薄,梦中毬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
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刘克庄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已经处于日薄西山的境地。朝廷内部先是史弥远擅政,最后是贾似道当权,政治日益腐败。面对金和蒙古的侵略,上层统治者大多得过且过,苟且偷安。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刘克庄出参江淮制置使李珏幕府。他到淮东后,见维扬(今扬州)兵不满数千,因而提出“抽减极边戍兵,使屯次边,以壮根本”,但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第二年春天,金兵果然乘虚而入,犯安濠,攻滁州,南宋朝野震动。刘克庄“在幕最久,得谤尤甚”。滁州围解之后,他就退出了幕府。此词所写的就是这一段生活,以词人出参江淮制置使李珏幕府的经历为背景,追怀往事,感慨深沉。
翻译注释
翻译
春酒微醉之后,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又在与战士们快马飞驰,争毬为戏;我仿佛又回到了军营,听到了明月下悠扬的笛声和晓寒中嘹亮的号角声。
古来成败是难于用言辞描述的,而现在却后悔当年的错误。当年如果继续留在军中,穿上盔甲勇敢作战,很难说就没有建立功勋的希望。
注释
(1)春酲:春日醉酒后的困倦。酲,酒醉后神态不清的状态。
(2)毬马:毬,即球,又称鞠丸,是古代习武用具。毬马,即战袍和战马。一说击毬和骑马。
(3)吹角:吹号角。
(4)描摸:即“描摹”。用语言和文字描写事物的形象。一说捉摸。
(5)铁衣:古代战士用铁片制成的战衣。指盔甲。
(6)重著:重托。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克庄的诗
相关推荐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忆秦娥·咏桐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忆秦娥·梅谢了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忆秦娥·用太白韵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忆秦娥·情脉脉
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
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忆秦娥·晓朦胧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忆秦娥·伤离别
伤离别。江南雁断音书绝。音书绝。两行珠泪,寸肠千结。
伤心长记中秋节。今年还似前年月。前年月。那知今夜,月圆人缺。
忆秦娥·湖天阔
湖天阔,清湘望断三更月。三更月,猿声是泪,鹃声是血。
曲终数点烟鬟没,此间自古离愁窟。离愁窟,几丛斑竹,临江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