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

〔宋代〕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

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

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

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作品简介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追和陶渊明诗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白描手法描绘儋州山水,抒发了诗人淡泊自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开篇“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勾勒出海南壮阔的自然景象,继而以“无尽景”对“有限年”,透露出对生命与自然融合的哲思。诗中引用孔丘、颜渊、周公等历史人物,反衬田园生活的纯粹与安宁,尾联“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深化物我两忘之境。全诗语言质朴,意境超然,展现了苏轼晚年谪居海南期间旷达乐观的胸襟。

翻译注释

翻译

环绕着惠州城的大多是清澈的河水,它临海的那一面都是苍翠的山。

因为那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美景,我可以将有生之年寓居在这里。

这里的人们家家都有着孔子、颜渊那样的品德。

集市上买卖东西一直都是价格恒定,童叟无欺,农民种地从来不会为田地发生争吵。

即便是周公和管叔蔡叔这样有矛盾的人,也遗憾不能来这里建几间茅屋居住。

尽管我的俸禄仅能保证每天吃饱一顿饭,但这里有充足的薇菜、蕨菜在我用餐前就能补足。

拜我为师的年轻人,总是送给我柴草和粮食,在我揭不开锅的时候帮助我。

在我外出的时候,人们都用斗酒只鸡和酒后欢歌为我这个老头饯行,这是何等的融洽啊!

自然界的禽鸟游鱼等万物难道懂得道理吗?但是我能适应这里的环境,所以自然感到悠闲自在。

这里的一草一木不一定像别处美好和谐,但对我这样一个超然的人来说,我还是感到很快乐的!

注释

(1)际:交界或靠边的地方。

(2)薇蕨:指薇和蕨。嫩叶皆可作蔬,为贫苦者所常食。

(3)薪:柴火。

(4)华颠:指头发上黑白相间,指年老。

全文拼音版

táoguīyuántiánliùshǒu··
huánzhōuduōbáishuǐhǎijiēcāngshān
jìnjǐngyǒuxiànnián
dōngjiāzhùkǒngqiū西jiāzhùyányuān
shìwéièrjiànóngwéizhēngtián
zhōugōngguǎncàihènmáosānjiān
bǎofànwēijuéshíqián
ménshēngkuìxīnjiùchúyān
dǒujiǔzhīhānjiànhuádiān
qínzhīdàoshìxián
yōuyōuwèiěrliáosuǒrán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相关推荐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宋代〕严羽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和长孙秘监七夕

〔唐代〕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