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淮浦忆司空文明》是唐代诗人李端前往杭州赴任校书郎时在途中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前两联描写诗人独自在“凉雨”“孤舟”之中,与遥远的“秦地故人’’只能在“梦”中相会,愁绪绵绵,夜不能寐的苦思之情景;颈联描写诗人舟中之所见淮浦之景物;尾联是写诗人欲写离忧别恨故想到了登楼之举,表达了对在京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也流露了臣子去国之悲。全诗寓情于景,以景状情,情景交融,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得真挚可信,朴素动人,富有人情味。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大历末年,诗人由校书郎出为杭州司马,司空曙等友人仍留在长安。诗人杭州赴任途中有感,于是写下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寒雨之夜,客居异乡,愁思更甚,离忧更长,让我更加思念旧时友好,辗转在床,难以成眠。
我思恋长安故友,但长安既远,思而不得,终成远梦;楚天高渺,夜雨寒凉,只有在这孤舟之中独自叹息。
淮浦溪水,邻近大海,海潮汹涌,众溪应声而涨,浩渺淮水,独树临江,片片落叶,尽随水漂零流落。
思友不得,满目凄恻,离愁别恨愈益转深,难以自释,唯有像王粲那样,更登高楼而已。
注释
(1)长:增长,添加。
(2)秦地:指长安,司空所居。
(3)楚天:淮浦古属楚国地域,故云“楚天”。
(4)写:倾吐。
(5)登楼:汉末王粲流寓江南,曾作《登楼赋》以抒写忧怀。这里的“登楼”,既是说登楼远望,想怀友人;又包含自己天涯流落的忧愤。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端的诗
相关推荐
宿灵鹫禅寺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宿紫阁山北村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宿芥塘佛祠
青青麰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底许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宿菊潭
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
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
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
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
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欺?
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
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
东州长官清,白昼下村稀。
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
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
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
期会不可违,鞭朴伤汝肌。
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
宿扬州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宿永阳寄璨律师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霜竹。
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宿虾湖
鸡鸣发黄山,暝投虾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宿阳朔山寺
晚景孤村僻,松门试一登。
秋山黄叶雨,古寺白头僧。
坏壁穿新竹,空床覆旧藤。
宦情与禅意,寂寞共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