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行五首·其五

〔唐代〕高适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作品简介

《蓟门行五首》是唐代诗人高适在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五首写唐军奋勇杀敌保家卫国。这首诗描述了边塞战事纷纭的情况。在诗中,诗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沉痛地诉说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诗中的景物描写切合战斗实际,烘托出惨烈的战斗氛围,而这种景色又是战斗中独有的,因此写景即是写战争。在字里行间读者还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这惨剧时难以遏制的悲愤心情。

创作背景

《蓟门行五首》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高适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从“边城十一月”和“纷纷猎秋草”可知,五诗非一时所作,大约是对某年秋冬所见边塞情景的高度概括。

翻译注释

翻译

太阳落下后,长城之外一片阴暗,空中烟雾飘浮,尘土飞扬。

胡人的骑兵凶悍地进逼,我们的军队奋不顾身地反击。

空旷的关塞满是枯死的树木,扬起的沙尘令人窒息。

注释

(1)黯黯:一本作“茫茫”。

(2)烟尘:烟雾与尘土,比喻战乱。

(3)凭陵:侵凌,进逼。

(4)古树:枯树。

(5)黄云:大军移动时扬起的沙尘。

全文拼音版

ménxíngshǒu··
ànànchángchéngwàigèngyānchén
suīpínglínghànbīngshēn
shùmǎnkōngsàihuángyúnchóushārén

作者介绍

高适(704—765),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诗雄浑豪放,多写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与岑参并称“高岑”,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慷慨悲壮,展现盛唐气象。早年潦倒,后从军边塞,官至淮南、剑南节度使,封渤海县侯,是唐代诗人中仕途最显达者之一。诗风质朴刚健,充满建功立业之志,为边塞诗派杰出代表。

高适的诗

相关推荐

蓟中作

〔唐代〕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蓟北旅思

〔唐代〕张籍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唐代〕陈子昂

【轩辕台】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燕昭王】

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乐生】

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

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

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燕太子】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田光先生】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邹衍】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郭隗】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