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其一

〔唐代〕戴叔伦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作品简介

《塞上曲二首》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写将士安边定远的豪情,并对汉高祖夸耀的和亲之策提出质疑,实际是对唐代和亲强藩政策的责难和批评。

创作背景

《塞上曲二首》这组诗可能是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春后戴叔伦居长安时所作。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国力衰减,边疆少数民族统治者见有机可乘,便频繁发动对唐朝的入侵,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唐代宗、德宗年间,这种侵扰更加猖獗。因此,不少有志之士主张痛击侵略者,誓死报国。这组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翻译注释

翻译

边塞军营营门频繁接受少数民族的归降书,将军仗剑纵横边塞万里。

汉高祖空自夸赞娄敬的和亲之策,却把汉朝的公主嫁给了匈奴单于。

注释

(1)军门:此指军营之门。古时行军,树两面旗为门。

(2)频纳:频频接纳。

(3)横行:纵横驰骋,所向无阻。

(4)汉祖:指汉高祖刘邦。

(5)谩夸:空夸,枉夸。谩,同“漫”,徒然。

(6)娄敬策: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齐人娄敬以戍卒求见刘邦,建议入都关中有功,赐姓刘,后封关内侯。

(7)却将公主嫁单于:讥讽和亲之策并未解决问题。单(chán)于,汉时匈奴称其君长为单于。

全文拼音版

sàishàngèrshǒu··
jūnménpínshòuxiángshūjiànhéngxíngwàn
hànmánkuālóujìngquèjiānggōngzhǔjiàchán

作者介绍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唐代诗人。曾任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其诗题材广泛,风格清丽深婉,尤擅五言,边塞诗雄浑,田园诗淡远。代表作《女耕田行》反映民间疾苦,《塞上曲》展现戍边豪情。诗论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对后世意境理论有重要影响。《全唐诗》存其诗近三百首,是中唐时期重要诗人,与韦应物并称,体现了由盛唐向中唐诗风的过渡。

戴叔伦的诗

相关推荐

塞下曲

〔唐代〕张祜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塞鸿秋·春情

〔元代〕张可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塞上

〔唐代〕高适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塞上曲

〔唐代〕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塞上

〔宋代〕柳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塞鸿秋·道情

〔元代〕张可久

雪毛马响狻猊䩞,神光龙吼昆吾剑。冰坚夜半逾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鬓秋霜染。老来莫起功名念。

塞芦子

〔唐代〕杜甫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

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