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七

〔唐代〕陈子昂

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

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

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

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

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

隐居独处观察天命运遇,想着历史长河中的百姓。

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自古以来朝代兴衰更迭,豪杰圣贤没人能抗天命。

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

三代最后沦没于周赧王,七雄则被秦皇嬴政吞并。

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又听说赤龙之子汉高祖,举着利剑进入咸阳京城。

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

汉朝气数已尽国家动乱,晋代北方民族割据纵横。

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尧禹之道已经昏暗不明,昏庸残暴正在世上横行。

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难道就缺少当代的英雄,只因为天道竟助佑胡兵。

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咄咄怪事哪里能说明白,老天醉了似的还没醒转。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

孔子终于东归没于鲁国,老子则往西海高蹈遁隐。

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天命运遇自古以来如此,孤独之人为何感叹悲鸣?

注释

(1)周赧:东周最后一个君主。

(2)赤精:指汉高祖刘邦。

(3)伯阳:老子,字伯阳。

(4)遁:逃隐。

(5)西溟:西海,泛指西方。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七拼音版

gǎnshīsānshíshǒu··shí
yōuguāntiānyùnyōuyōuniànqúnshēng
zhōngdàixīngháoshèngnéngzhēng
sānlúnzhōunǎnxióngmièqínyíng
wénchìjīngjiànxiánjīng
yánguāngxiàngjìnzònghéng
yáodàomèihūnnüèshìfāngxíng
dāngshìxióngtiāndàobīng
duōduōānyánshízuìérwèixǐng
zhòngdōngyángdùn西míng
yùnláiréntànzāi

作品简介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七》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历史兴衰为背景,探讨个人命运与天命的关系,表达对天命的敬畏与无奈。通过朝代更迭、英雄兴衰的回顾,诗人观察到天命不可抗,时势造英雄;而后引用孔子归鲁、老子西隐典故,理解古代圣贤面对天命的选择。全诗展现出宏大的历史视野与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认为天命运遇自古已然,个体渺小,孤独之人无需为天命悲叹。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其诗风骨峥嵘,一扫六朝浮艳,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被誉为“汉魏风骨”的复兴者。曾任右拾遗,因直言进谏两度遭贬,最终被诬陷冤死狱中。主张诗歌应“兴寄”现实,其《感遇》三十八首托物言志,开盛唐诗歌革新先声,被尊为“唐诗之祖”。陈子昂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八

〔唐代〕陈子昂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感遇·其四

〔唐代〕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