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有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唐玄宗和杨贵妃之事,讽喻和劝诫当代皇帝。诗的起句写景,第二句兴叹,借景抒情,巧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但能洒脱面对的情感,诗歌运用典故,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态度。
骊山有感
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李商隐的一生相当坎坷,虽然满怀抱负理想,却身不由己地陷入朋党倾轧的漩涡,屡遭排挤猜忌,终生潦倒困顿,饱尝孤寂、漂零之苦。而他这种不公的遭遇、不平的人生,与当时的社会黑暗紧密相关,使得他对当时的黑暗政治寄予了无限愤慨。在咏史诗中,他对晚唐政治的败坏,君主的荒淫,宦官的专横,表示不满。由于唐王朝的由盛而衰,特别是经历开元、天宝这一个转折,更是经常引起文人的感伤和回忆。经常借唐代早期史事,特别是利用唐玄宗的失败,对当代皇帝进行讽喻,这是《骊山有感》创作的缘由。
翻译注释
翻译
骊山温泉如同香汤,暖雾霭霭泛出芳香。九条龙嘴中吐出泉水,呵护着泉中的玉莲房。
每天清晨在长生殿,明皇与责妃成对成双。皇亲国戚都乘金舆去,不愿去长生殿的只有寿王。
注释
(1)骊岫:即骊山。岫:峰峦。骊山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东南,因古骊戎族居此而得名,亦名郾山。
(2)飞泉:指温泉。
(3)泛:一作“有”。
(4)九龙:华清宫九龙殿,唐明皇御汤浴殿。
(5)呵护:阿禁守护。
(6)莲房:莲蓬。因各孔分隔如房,故名。
(7)平明:犹黎明。
(8)长生殿:华清宫之斋殿,一说寝殿。
(9)金舆:皇帝的车驾。
(10)寿王:李瑁,明皇第十八子,母武惠妃。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金陵三迁有感
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南乡子·有感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
暖日下重帏,春睡香凝索起迟。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爱被西真唤作儿。
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
妾出于微贱。少年时、朱弦弹绝,玉笙吹遍。粗识《国风·关雎》乱,羞学流莺百啭。总不涉、闺情春怨。谁向西邻公子说,要珠鞍、迎入梨花院。身未动,意先懒。
主家十二楼连苑。那人人、靓妆按曲,绣帘初卷。道是华堂箫管唱,笑杀街坊拍衮。回首望、侯门天远。我有平生《离鸾操》,颇哀而不愠微而婉。聊一奏,更三叹。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有感五首·其一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
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
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有感五首·其四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
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
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有感五首·其二
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
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有感二首·其二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凶徒剧背城。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