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临汝》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首四句写旅馆早起的情形,中段俱写早行所见的临汝地方的晓景,最后八句引出议论。全诗章法严密有序,前半写景叙事,亲切真实,景中含情;后半以思代情,敏锐高旷,幽渺精微。
晓起临汝
缺月欲峥嵘,鸣鸡有期信。
征人催夙驾,客梦未渠尽。
野荒多断桥,河冻无裂璺。
羸马踏冰翻,疑狐触林遁。
清风荡初日,乔木啭幽韵。
嵩高忽在眼,岌峨临数郡。
玄云默垂空,意有万里润。
寒暗不成雨,卷怀就肤寸。
观象思古人,动静配天运。
物来斯一时,无得乃至顺。
凉暄但循环,用舍谁喜愠。
安得忘言者,与讲齐物论。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晓起临汝》此诗黄蕾《山谷先生年谱》系于熙宁四年(1071)。诗当作于此年冬天,作者县尉任满,离叶县,赴汴京,准备参加学官考试;过临汝时晓起赶路,途中不同景象迎面而来,引起有志难伸的感慨,因作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缺月还要露峥嵘,雄鸡啼叫最守信。
行路人催促早驾车马,客店里梦还未做尽。
荒野里尽是些断桥,河面上冰冻无裂纹。
瘦弱的马匹踏着冰雪偏倒,多疑的狐狸树林中逃遁。
清新的晨风吹拂初生的阳光,高大的乔木上乌儿巧啭幽韵。
高高嵩山忽然已到眼前,雄峻巍峨绵延了几郡。
乌云默默地垂临上空,似乎要使万里受到滋润。
可只是阴寒昏黑不下雨,大块乌云卷缩成肤寸。
观看天象想起了古人,一动一静都配合着天运。
事物取得只是一时的事情,无欲无求才算至顺。
寒暑炎凉只是互相循环,起用与否又有什么喜和愠。
哪里有个忘言的人,和他谈谈《齐物论》。
注释
(1)临汝:宋镇名,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县。
(2)缺月:这里指天快亮时的缺月。
(3)峥嵘:本指山势高峻,此处指月亮高挂天空。
(4)期信:按时啼鸣,似讲信用。
(5)征人:泛指起早赶路的人。
(6)夙驾:早起备好车驾。
(7)客梦:指自己客旅中做梦。
(8)渠:同“遽”,急促,短时间内。
(9)尽:结束。
(10)璺:裂纹、裂缝。
(11)羸马:瘦弱的马。
(12)翻:滑倒,摔跌。
(13)啭:鸟儿啼呜。
(14)嵩:嵩山。
(15)岌:山势高危。
(16)峨:巍峨。
(17)连数郡:嵩山诸峰在登封境,但山脉向外延伸,连接几个州郡。
(18)寒暗不成雨:古人认为“阴阳合而后雨泽降”,有阴无阳,不能成雨。
(19)卷怀:卷缩、收藏。
(20)肤寸:指极小的空间。《说苑·辨物》:“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是说云层由小块很快集合成大片而下雨。这里反用其事,是说乌云下不成雨,又收起来,再分成小块,云散了。
(21)天运:天道运行的规律。天的运行有急有缓、有动有止,人的行动应与之配合,两相适应。
(22)物来:事物的取得,此指功名利禄的获取。
(23)至顺:极顺乎情理。
(24)暄:暖,热。
(25)循环:凉与热交替出现,比喻人有时处顺境,有时处逆境。
(26)用舍:被任用和被弃置。
(27)喜愠:高兴和恼怒。句意是谁因被任用而高兴,因被弃置而恼怒。
(28)忘言者:《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意思是说可以互相了解,就不需要说话。这里指彼此可以不言而默契的人。
(29)齐物论:《庄子》内篇中的一篇,宣扬齐生死、等荣辱、泯差异的相对主义。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晓日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晓窗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晓出黄山寺
晓上篮舆出宝坊,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钟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晓行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沙沈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五更。
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晓发公安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晓步
晓步闲随蛱蝶行,村南村北雨新晴。
山花野草自幽意,布谷一声春水生。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
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
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
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
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