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霁云祠

〔明代〕王守仁

死矣中丞莫谩疑,孤城援绝久知危。

贺兰未灭空遗恨, 南八如生定有为。

风雨长廊嘶铁马,松杉阴雾卷灵旗。

英魂千载知何处? 岁岁边人赛旅祠。

作品简介

《南霁云祠》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戎马英雄南霁云的怀念和敬仰。南霁云祠即贵州百姓俗称的黑神庙。此诗的着重点在于诗人认为无论历史如何评价南霁云,但真正为人民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老百姓是会永远怀念他的。

翻译注释

翻译

张巡他们都在睢阳战死了,孤城断绝了援助早就知道有危险。

平定安史之乱的愿望没有实现只留下遗恨,南八如果活着一定能有所作为。

风雨中长廊挂着的风铃呜呜作响,灵幡在雾霭阴沉的松杉间飘摇。

英雄的千古灵魂在哪里啊,年年都有边境人民到祠堂来祭奠。

注释

(1)中丞:即张巡,曾率南霁云等守睢阳,向贺兰进明求援,贺兰不发兵,致城陷,与南霁云等一同被害。

(2)铁马:挂在宫殿、庙宇等屋檐下的铜片或铁片,风吹过时能互相撞击发出声音。

(3)灵旗:灵幡。

(4)赛旅祠:在祠庙进行祭奠活动。赛,行祭礼以酬神。如《史记·封禅书》:“冬赛祷祠。”

全文拼音版

nányún
zhōngchéngmánchéngyuánjuéjiǔzhīwēi
lánwèimièkōnghèn nánshēngdìngyǒuwèi
fēngzhǎnglángtiěsōngshānyīnjuǎnlíng
yīnghúnqiānzàizhīchù suìsuìbiānrénsài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创立“心学”,提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反对程朱理学“格物穷理”的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和道德自觉,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阳明学派”。其学说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平定为患江西的宁王之乱,展现军事才能。著有《传习录》、《大学问》等,文集为《王文成公全书》。

相关推荐

南安军

〔宋代〕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南歌子·有感

〔宋代〕苏轼

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美人依约在西厢,只恐暗中迷路、认余香。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簟纹如水玉肌梁,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宋代〕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南乡子·送述古

〔宋代〕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晩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南朝

〔唐代〕李商隐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杮,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南海

〔宋代〕文天祥

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

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