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上张参政

〔宋代〕姜夔

姑苏台下梅花树,应为调羹故早开。

燕寝休夸香雾重,鸳行却望衮衣来。

前时甲第仍垂柳,今度沙堤已种槐。

应念无枝夜飞鹊,月寒风劲羽毛摧。

作品简介

《寄上张参政》是南宋姜夔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是对张岩的颂贺之语;颔联就“调羹”二字转折,提出了委婉的劝诫;颈联希望张岩北伐复国;尾联希望张岩广纳贤才。 此诗在艺术上,结构自然,属对工整,出语温雅和婉,而特以用典精微深妙见长。

创作背景

南宋宋宁宗朝时张岩曾两度为参知政事。第一次是在嘉泰元年(1201年),至嘉泰三年(1203年)正月罢知平江府(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但不久又于嘉泰四年(1204年)十月重召还为参知政事。此诗当作于张岩二次拜相之后。

嘉泰(1201-1204年)年间,韩侂胄当权,他力主北伐收复中原,使当时朝中爱国的仁人志士非常兴奋。张岩在政治上是依附韩侂胄的,因此也属于主战一派。姜夔晚年虽流连山水,然于国事并未全然忘怀,当时朝中主战派占上风的形势,亦给予他极大的感染与鼓舞。于是,他满腔热情地写下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姑苏台下的梅花树提前盛开,这应该是您二度拜相的佳兆。

休要夸耀居处之所香气浓重,朝中同僚回首期盼您的归来。

您故乡宅前的柳树恐已十围,今朝您又再次位居宰执之位。

应顾念无枝可依的夜间飞鹊,它的羽毛都已被寒风吹断了。

注释

(1)张参政:张岩,字肖翁,官至参知政事。参政:参知政事的简称,宋代此职相当副宰相。

(2)姑苏台:在今江苏苏州城外姑苏山上。山往西南不远有邓尉山,古时多梅树,花季香闻数十里,有“香雪海”之美称。

(3)调羹:《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殷高宗武丁命傅说作相之辞。张岩曾为参政,故用傅说典故。盐、梅都是调味品,古时谓治理国家如调鼎中之味,使之协调,后因以“调羹”为宰相职责的喻称。

(4)燕寝:此处指居息之所。

(5)鸳行:指朝官的行列,亦指同僚。

(6)衮衣:古代皇帝及三公的礼服。

(7)甲第仍垂柳:是用桓温典故。《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从前任琅琊太守时种植的柳树都已十围,“慨然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甲第:古时指豪门贵族的宅第。

(8)沙堤:唐代凡拜相,府县命百姓载沙铺路,从宰相私邸铺到内城东街,名曰“沙堤”。

(9)种槐:指拜相。周朝庭前植槐树,定三公之位。

(10)鹊:喜鹊鸟。

(11)摧:折断。

全文拼音版

shàngzhāngcānzhèng
táixiàméihuāshùyīngwèidiàogēngzǎokāi
yànqǐnxiūkuāxiāngzhòngyuānxíngquèwànggǔnlái
qiánshíjiǎréngchuíliǔjīnshāzhǒnghuái
yīngniànzhīfēiquèyuèhánfēngjìnmáocuī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张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图》。词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谱十七首。其词清空峻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的诗

相关推荐

寄远十一首·其七

〔唐代〕李白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

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寄黄几复

〔宋代〕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寄赠薛涛

〔唐代〕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寄东鲁二稚子

〔唐代〕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寄刘孝叔

〔宋代〕苏轼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 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寄黎眉州

〔宋代〕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