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绘了秋末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由满是白石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表达了诗人悲己思乡之情。全诗意境空蒙,如梦如幻,写法从一般见特殊,达到新颖独特的效果,诗风清新明快。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山中》此诗创作于初冬时节,为作者山行时有感而作,其具体创作年份未得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山间小路上原本并没有下雨,是那空明翠色好像沾湿人衣。
注释
(1)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参见《水经注·渭水》《长安志》卷一六。一作“溪清”。
(2)红叶: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
(3)元:原,本来。
(4)空翠湿人衣:形容山中翠色浓重,似欲流出,使人有湿衣之感。空翠:指山间青色的潮湿的雾气。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山鬼谣·问何年此山来此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举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屦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山行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山行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山中夜坐
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山坡羊·燕城述怀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再休提!
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得,他命里;失,咱命里。
山坡羊·寄兴
鹏抟九万,腰缠十万,扬州鹤背骑来惯。事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英雄汉。一片世情天地间。白,也是眼;青,也是眼。
山雨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山中独吟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
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
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