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山野寺庙把林子分开了,山亭好像从晚霞中间飘过。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春已经深了,可是从没有游客到来,我一路走来只见到松花纷纷飘下而落满地。
注释
(1)野寺:山野中的寺庙。
(2)分:分开。
(3)晴树:阳光下的树木。
(4)山亭:山间供人憩游的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
(5)过:飘掠,飘过。
(6)落松花:诗人自注:“松花至三月花,以杖叩其枝,纷纷坠落”。松花:又叫松黄,指马尾松开的球形或卵圆形花。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山野寺庙把林子分开了,山亭好像从晚霞中间飘过。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春已经深了,可是从没有游客到来,我一路走来只见到松花纷纷飘下而落满地。
(1)野寺:山野中的寺庙。
(2)分:分开。
(3)晴树:阳光下的树木。
(4)山亭:山间供人憩游的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
(5)过:飘掠,飘过。
(6)落松花:诗人自注:“松花至三月花,以杖叩其枝,纷纷坠落”。松花:又叫松黄,指马尾松开的球形或卵圆形花。
《山行》是清代诗人施闰章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吟咏山野春景,描绘了一幅美丽、清幽的春天日暮的山景图。前两句描写黄昏时刻山野的艳丽景色:山野之中的寺庙为绿树所簇拥,晚霞飘过山亭;后两句写山野之幽静:正是美丽春天却没有游人来欣赏,一路上只有松花在不停地飘落。全诗共四句,句句写景,一、三句静,二、四句寓动于静而愈显其静,手法新巧别致,描写精妙。
《山行》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深春四月的一个傍晚,诗人一人独行、漫步山中,山野之春景引发了诗人之情思,因有此诗。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金山杳在沧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宫。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仿佛悬西东。
我泛灵槎出尘世,搜索异境窥神功。
一朝登临重叹息,四时想象何其雄!
卷帘夜阁挂北斗,大鲸驾浪吹长空。
舟摧岸断岂足数,往往霹雳搥蛟龙。
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
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
蓬莱久闻未曾往,壮观绝致遥应同。
潮生潮落夜还晓,物与数会谁能穷?
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白云南来入长望,又起归兴随征鸿。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
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