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亭

〔明代〕徐祯卿

凤鸣期不来,瑶华几销歇。

唯有山中人,吹箫弄明月。

作品简介

《凤鸣亭》是明代徐祯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首句由亭名发感概,鸣凤不至,寓意盛世不再,明君难逢。次句作进一步发挥,象征美好事物的鲜花已经凋谢,寓意诗人理想抱负的落空。后半由对现实的不满想到退隐,表明诗人内心的痛苦。全诗格高韵胜,句句用典,意在言外,揭露了明朝中期政治黑暗、忠良受到迫害的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该诗乃题亭之作,作者徐祯卿生当明中叶的成化、弘治、正德年间,弘治年间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诱导武宗游乐,把持朝政,残害忠良。在此情况下,徐祯卿生归隐之意。进而由亭名生感慨而创作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翻译注释

翻译

凤鸣期盼不来,鲜花却已凋谢。

唯有山中隐士,吹箫寄情明月。

注释

(1)凤鸣亭:亭名,位置不详。

(2)凤鸣:一种祥瑞。《诗经·大雅·卷耳》:“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世多以鸣凤朝阳比喻清明盛世或贤才遇时。

(3)期:期望、盼望。

(4)瑶华:鲜花。屈原《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5)销歇:凋谢。

(6)山中人:隐士。唐人王维隐居陕西蓝田山中给友人裴迪的信,自署“山中人王维”。

(7)吹箫:西汉刘向《列仙传·上·萧史》载,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嫁与萧史,后来夫妇二人吹箫引凤升天而去。此二句从唐人丘丹《和韦使君秋夜见寄》“中有学仙侣,吹箫弄山月”化出。

全文拼音版

fèngmíngtíng
fèngmíngláiyáohuáxiāoxiē
wéiyǒushānzhōngrénchuīxiāonòngmíngyuè

作者介绍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前七子"之一。弘治十八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左寺副。少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其诗熔炼精警,《在武昌作》《偶见》等作风格清朗,独具江南韵致。诗论《谈艺录》强调"因情立格",在复古中重视才情。著有《迪功集》,虽33岁早逝,但作为前七子中唯一的南方文人,其创作兼具复古主张与吴中才情,对明代诗坛影响颇深。

徐祯卿的诗

相关推荐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宋代〕郭祥正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宋代〕柳永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

〔宋代〕柳永

追悔当初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奈独自、慵抬眼。

赏烟花,听弦管。图欢笑、转加肠断。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又争似、亲相见。

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

〔宋代〕柳永

帘内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凤衔杯·留花不住怨花飞

〔宋代〕晏殊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

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

凤箫吟·锁离愁

〔宋代〕韩缜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青春。

凤雏次韵答胡少参

〔明代〕王守仁

凤雏生高崖,风雨摧其翼。

养疴深林中,百乌惊辟易。

虞人视为妖,举网争弹弋。

此本王者瑞,惜哉谁能识。

吾方哀其穷,胡忍复相亟?

鸱枭椐丛林,驱鸟恣搏食。

嗟尔独何心?枭凤如黑白。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清代〕贺双卿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凤归云·向深秋

〔宋代〕柳永

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