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夜行船

〔宋代〕苏轼

雨中花慢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作品简介

《雨中花·夜行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追述春光中无缘赏花的缺憾,下片写秋日赏花的感触。全词语浅情深,出人意表,表露了词人对名花爱赏的真诚,也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九月,在知密州任所的苏轼听说有一枝牡丹偶然开放,他的心禁不住为之一动,于是特意置酒会客,共赏名花,并挥笔写下了这首《雨中花》。

翻译注释

翻译

今年百花盛开的时节,整天吹着东风,深院高墙里面,散发着轻轻的茶烟。只有绿苔和芳草,柳絮和榆钱。听说城西,长廊连着古寺,甲第带着名园。那里有“醉贵妃”和“御黄袍”这两种珍稀牡丹,使我留恋。

清明已经过了,残花无处可归,对此不禁泪洒怀前。渐近深秋了,为何这枝牡丹,依然这般红艳?还是设宴会客,暂且追随那稍纵即逝的时光吧,这难逢的牡丹秋日花开,肃杀的秋风可不会怜惜。还不如留住这美妙姿色,开在明年春天。

注释

(1)花时:花开的时节。

(2)荡扬:轻轻地飘飞、扬起。

(3)柳絮榆钱:飘扬的柳花和榆荚。

(4)甲第:权贵的宅院。

(5)名园:有名气的园林。

(6)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指牡丹。唐李正持咏牡丹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诗句。“国色带酒”指绯红色牡丹,今名“醉杨妃”。“天香染衣”指贡黄色牡丹,今名“御袍黄”。袂,衣袖。

(7)高会:场面盛大的宴会。

(8)短景:短促的光阴。

(9)清商:指秋天。

(10)不暇馀妍:是说牡丹艳丽的日子不长了。妍,美丽。

全文拼音版

zhōnghuā··xíngchuán
jīnsuìhuāshíshēnyuànjìndōngfēngdàngyángcháyāndànyǒu绿táifāngcǎoliǔqiánwéndàochéng西chánglángjiǎmíngyuányǒuguóyàndàijiǔtiānxiāngrǎnmèiwèiliúlián
qīngmíngguòliǎocánhóngchùduìlèizūnqiánqiūxiàngwǎnzhīshìxiàngrángāohuìliáozhuīduǎnjǐngqīngshāngxiáyánliúshífēnchūntàimíngnián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相关推荐

雨中花·岭南作

〔宋代〕朱敦儒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雨中花·按调乃满路花

〔宋代〕袁去华

江上西风晚。野水兼天远。云衣拖翠缕,易零乱。见柳叶满梢,秀色惊秋变,百岁今强半。两鬓青青,尽著吴霜偷换。

向老来、功名心事懒。客里愁难遣。乍飘泊、有谁管。对照壁孤灯,相与秋虫叹。人间事,经了万千,这寂寞、几时曾见。

雨中花·梨花

〔明代〕叶小鸾

泪雨琼姿娇半吐,又一夜、风摇鬟雾。绣陌啼莺,画梁归燕,莫便催春去。

脉脉柔情慵未足,叹寂寞、玉容难赋。今夜黄昏,明朝庭院,空锁重门暮。

雨中花·改冯相三愿词

〔宋代〕佚名

我有五重深深愿:第一愿、且图久远。

二愿恰如雕梁双燕。岁岁后、长相见。

三愿薄情相顾恋。第四愿、永不分散。

五愿奴哥收因结果,做个大宅院。

雨中花·赋雨中芍药

〔近代〕章钰

酣酒染衣春占尽。剩禁受、洗春几阵。

金带谁堪,玉盘自宝,坐待芳华陨。

零落早知花本分。总不许、秉蕳人近。

素面天留,香魂泥化,懒把东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