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宋代〕苏轼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作品简介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词篇开端直抒胸臆,直接抒发对于丰收的无比喜悦之情。并且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麦浪翻飞的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描写大片麦浪在晴空下翻滚的场景,显示麦子的生势挺拔,表达了作者对眼前丰收景象的喜悦心情,也表现出作者对农事的关心。

创作背景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此词作于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初夏,苏轼知徐州任上。这首《浣溪沙》,可以说是苏词任徐州知府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翻译注释

翻译

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天工造化,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山简晚上回来时酩酊无所知而被儿童嘲笑,瑞香花花色妖红,气如熏香。

注释

(1)惭愧:难得;

(2)二麦:大麦、小麦。

(3)千畦:泛指多,畦:亩。

(4)化工:天工造物者;

(5)夭红:形容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6)山公:指晋代山简,字季伦。此处用他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而被儿童嘲笑的故事。

(7)倒载:倒卧车中。亦谓沉醉之态。

(8)阑街:靠着街道。

(9)甚时:甚时:甚:副词,很,极。甚时:到了做什么的时候。

(10)锦薰笼:花名。《天禄识馀》:瑞香一名锦薰笼,一名锦被堆。

全文拼音版

huànshā··zhōucángchūnyuánzhōng
cánkuìjīnniánèrmàifēngqiānlàngqíngkōnghuàgōngrǎnyāohóng
guīshāngōngyīngdǎozàilánjiēpāishǒuxiàoértóngshénshímíngzuòjǐnxūnlóng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方响

〔宋代〕苏轼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