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

〔唐代〕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作品简介

《望夫石》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依据古老的民间传说写成的抒情小诗,采用民歌形式,以明快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在悠悠江水映衬下、风风雨雨侵袭下岿然屹立、永不回头的望夫石形象,最后展开想象,赞美了思妇生死不渝、千古不磨的深情。这首诗于平淡质朴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发人深想,极有情味,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创作背景

《望夫石》这首诗是诗人王建居于武昌时根据当地传说以及望夫石石像所作的一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那痴心女子等待丈夫的地方,现在只有大江仍在不停地流。女子变成石头还是面对江水,在这高高山头不肯回一回头。

山上天天刮着风下着雨,痴情的石头一动也不动。如果出门的丈夫回家来,石头一定会高兴得说话吧!

注释

(1)望夫石:相传,古代有个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经久未归,就天天上山远望,盼望丈夫归来。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丈夫终未回来,这女子便在山巅化为石头。石头形如翘首远望的女子,故名“望夫石”。故事起源于今湖北武昌附近,广为流传,因而许多地方都有望夫山、望夫台、望夫石。

(2)悠悠:滔滔流去,永不止息。

(3)山头:一作“上头”。

(4)风复雨:又是风吹又是雨淋。

(5)行人:出门在外的人,指丈夫。

全文拼音版

wàngshí
wàngchùjiāngyōuyōuhuàwèishíhuítóu
shāntóufēngxíngrénguīláishíyīng

作者介绍

王建(765—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相关推荐

望江南·游妓散

〔宋代〕周邦彦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唐代〕李白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望夫山

〔宋代〕陈造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

妾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望月婆罗门引·元夕

〔金代〕王寂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蛾儿雪柳风光。开尽星桥铁锁,平地泻银潢。记当时行乐,年少如狂。

宦游异乡。对节物、只堪伤。冷落谯楼淡月,燕寝馀香。快呼伯雅,要洗我、穷愁九曲肠。休更问、勋业行藏。

望远行·欲别无言倚画屏

〔唐代〕韦庄

欲别无言倚画屏,含恨暗伤情。谢家庭树锦鸡鸣,残月落边城。

人欲别,马频嘶,绿槐千里长堤。出门芳草路萋萋,云雨别来易东西。不忍别君后,却入旧香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