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唐代〕卢照邻

明明天子兮圣德扬,穆穆皇后兮阴化康。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

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颜子更生兮徒皇皇。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翻译注释

翻译

天子为人英明他的圣德就会被弘扬,皇后美好那么她的阴德就会和畅。

登上了座位就是坐上了光明的高堂,池塘被灰尘蒙蔽的话就会扶持池塘边的桑树。

武官的衰落必然伴随着文化的昌盛,礼乐的昭显就代表科举人才良多。

君臣之间的关系坚定,君的领土就会辽阔,颜回重生也只是徒有美貌。

人若心中有他人,即使天各一方,用诚信也可以架筑彼此的友谊桥梁。

吃的是玉露琼浆,心思坚定只是一路上险阻太多。

注释

(1)明明:引申为明察贤明之士、显然有明德之人。

(2)穆穆:仪容、言语美好;行止端庄恭敬。

(3)偃:停止。

(4)昌:兴旺;兴盛。

(5)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全文拼音版

zhōngyuèjiǔzhāng··zǒngjiǔ
míngmíngtiānshèngyánghuánghòuyīnhuàkāng
dēngruòzuòmíngtángchíméngjiāsāng
huàyǎnwénhuàchāngyuèzhāogōngliáng
jūnchéndìngjūnyǒngjiāngyángēngshēnghuánghuáng
ruòyǒuréntiānfāngzhōngwéixìnwéicháng
cānbáiyǐnqióngfāngxīnquáncháng

作者介绍

卢照邻(约635—680),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初唐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其诗以七言歌行见长,风格雄健奔放,代表作《长安古意》描绘帝都繁华与人生无常,开唐代长篇歌行先河。曾任益州新都尉,后因风疾辞官,隐居太白山。晚年病痛缠身,自沉颍水而亡。诗作突破六朝余风,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共同推动唐诗革新,对盛唐诗歌发展有重要影响。

卢照邻的诗

相关推荐

中元作

〔唐代〕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秋月

〔唐代〕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代〕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怳然一梦瑶台客。

中庸(高中课文)

〔先秦〕子思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秋

〔唐代〕郑谷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中秋月

〔唐代〕张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