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感事》是北宋诗人种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景,颔联由景及人,忆及贾谊、屈原之事;颈联回归现实 ,写出忠魂生前遭谗、死后冷落的境遇,表现出诗人对忠魂的同情与钦敬;尾联感叹 ,亦是自悲自悼。全诗景自萧疏,情自凄凉,情景相生,动人心魄。
潇湘感事
离离江草与江花,往事洲边一叹嗟。
汉傅有才终去国,楚臣无罪亦沉沙。
凄凉野浦飞寒雁,牢落汀祠聚晚鸦。
无限清忠归浪底,滔滔千顷属渔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上、李颀《古今诗话》、厉鹗《宋诗纪事》等记载,种放幼时便文才出众,但不愿科举,多年隐居游历,《潇湘感事》此诗系作者种放青年时代游湘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眼看着繁茂的江草与江花,漫步江边回想往事百感交加。
贾谊才高遭谗被贬含恨离去,屈原忧国何罪却汨罗沉沙。
凄凉的郊外寒雁向南飞去,冷落的江边聚集群群野鸭。
多少清忠之士沉眠浪底,滔滔江水属于打鱼人家。
注释
(1)潇湘: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清且深而得名。潇,水清深貌。
(2)离离:繁茂貌。
(3)一叹:《古今诗话》本作“叹复”。
(4)汉傅:指西汉贾谊。谊因受权臣排挤,由太中大夫贬为长沙王太傅,故称。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去国:离开京师。
(6)楚臣:指战国楚人屈原。原初辅佐楚怀王,历任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逐,流浪于沅湘之间,自沉汩罗江而亡。
(7)沉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罗以死”。
(8)牢落:败残零乱貌。
(9)汀:水平,引申为水边平地。
(10)聚晚:《古今诗话》本作“晚聚”。
(11)清忠:高洁忠诚。
(12)归:《古今诗话》本作“沉”。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种放的诗
相关推荐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清平乐·檐前雨罢
檐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
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院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念奴娇·雪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沁园春·观潮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浣溪沙·方响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墨梅四首·其四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绝命词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上崔相百忧章
共工赫怒,天维中摧。
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磓。
仰希霖雨,洒宝炎煨。
箭发石开,戈挥日回。
邹衍恸哭,燕霜飒来。
微诚不感,犹絷夏台。
苍鹰搏攫,丹棘崔嵬。
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穆逃楚难,邹脱吴灾。
见机苦迟,二公所咍。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万愤结缉,忧从中催。
金瑟玉壶,尽为愁媒。
举酒太息,泣血盈杯。
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非罪,尼父无猜。
覆盆傥举,应照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