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江

〔唐代〕白居易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作品简介

《建昌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等待渡河的场景,描绘出一幅“待渡图”。后两句写自己产生的联想,推出内心隐藏的思乡之情。这首诗出言平淡而造境含蓄深远。

创作背景

《建昌江》这首诗是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于江州创作的。白居易因公事到江州附近的建昌江去,以他在渡口的所见所感,于是写下这首绝句。白居易在长安作校书郎时,因母亲逝世而去职,在长安附近的渭村住了四年。他从风波险恶的官场,来到农村的自由天地,心情十分坦荡舒畅。丧服满了之后,他又被起用为太子左赞善大夫,还是卷进了宦海波涛。仅仅一年,就因开罪权贵而贬为江州司马。

翻译注释

翻译

建昌江水流过县前,立马江边,派人去喊渡船。

忽然感到犹如往年回家,在蔡渡等船,风吹野草,雨打沙滩,我立马在渭河岸边。

注释

(1)建昌江:即修水。源出江西修水县西,东流入鄱阳湖。

(2)县:即建昌县,唐代属洪州,今江西永修县。

(3)教:使,令。

(4)唤渡船:后人本白居易诗意,于此处修水岸边建唤渡亭,立石刻诗。

(5)蔡渡: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下邽镇),与作者故居渭村隔渭水相对,因汉代孝子蔡顺而得名。

全文拼音版

jiànchāngjiāng
jiànchāngjiāngshuǐxiànménqiánjiàorénhuànchuán
shìwǎngniánguīcàicǎofēngshāwèibiān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清代〕纳兰性德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清明呈馆中诸公

〔明代〕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