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三首》是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三首诗通过写闲适的生活而揭示做人治学的道理。第一首说凡事都有根源的道理;
偶题三首·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偶题三首》此诗大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第一首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诗通过对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终形成一川江水的过程,启示人们持之以恒的奋斗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第三首诗通过“探寻水源,寻求真源”的事例,表明了寻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执其一端,认定真理就在这里,必如管中窥豹,是不能见到真相的。
翻译注释
翻译
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来的。
注释
(1)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
(2)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3)不道:犹不知。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4)底处:何处。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朱熹的诗
相关推荐
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偶书
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
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
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偶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
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偶题三首·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偶步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偶书
高楼人去碧天长,点点帆迎落日黄。
敢冀舟中逢谢尚,漫劳市上识韩康。
丧家毕竟非秦赘,悯世何曾是楚狂。
二十年来尤守拙,白云沧海总茫茫。
偶成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偶得一雌白兔有赋·其一
茕茕一兔自东西,欲舐雄毫不得齐。
火伴谁知木兰女,故人应念窦玄妻。
瑶光易得星精散,金色难从月魄栖。
赤眼迷离休乱顾,深凭捣药就刀圭。
偶然作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
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