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太夫人西还

〔清代〕徐灿

旧游京国久相亲,三载同淹紫塞尘。

玉佩忽携春色至,兰灯重映岁华新。

多经坎坷增交谊,遂判云龙断夙因。

料得鱼轩回首处,沙场犹有未归人。

作品简介

《送方太夫人西还》是清代诗人徐灿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的第一联叙述作者与方太夫人的情谊;第二联写听闻送方太夫人被赦西还的感受;第三联再次申述了与方太夫人之间友谊并道出友谊可能中断的伤感;最后一联是作者的推测,表达了作者羡慕方太夫人归家而自己想归不能归的惆怅心情。这首诗诗文朴实,运用比兴,委婉含蓄,抒情真切。

创作背景

顺治十六年(1659)初,方拱乾因丁酉科场案出关流放宁古塔,顺治十八年(1661)十月遇赦回归。康熙元年(1662)春,方拱乾及其夫人方氏行经沈阳,并与陈之遴夫妇晤面时,徐灿赋《送方太夫人西还》诗以送其行。

翻译注释

翻译

当年我在京师游玩时,就和方太夫人相互亲近,后来又一同留在塞外三年。

携带玉佩的贵人忽然带来了如春色般的消息,美丽的灯笼重新映照出新的年华。

我与方太夫人历经坎坷,增进了友谊,但由于方太夫人一家的得赦归家,过去的缘分就此中断了。

料想方太夫人登出离走,还会回头凝望,记得边城还有我这个未归人。

注释

(1)京国:京师。

(2)淹:留。

(3)紫塞:泛指长城以外。

(4)兰灯:美丽的灯笼。

(5)云龙:龙回云中,喻方太夫人一家得赦。

(6)夙因:缘分。

(7)鱼轩:贵妇所乘的车,此指方太夫人。

(8)沙场:这里指东北流放之地。

(9)未归人:指作者。

全文拼音版

sòngfāngtàirén西hái
jiùyóujīngguójiǔxiāngqīnsānzàitóngyānsāichén
pèixiéchūnzhìlándēngzhòngyìngsuìhuáxīn
duōjīngkǎnzēngjiāosuìpànyúnlóngduànyīn
liàoxuānhuíshǒuchùshāchǎngyóuyǒuwèiguīrén

作者介绍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蕨,又字明霞、明深,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人。陈之遴继配。幼颖悟,通书史。陈之遴两次流徙,均曾随行。康熙十年(1671),奉旨归之遴之骨。晚年学佛,更号紫笞。早年雅好吟咏,尤喜为词。被词人陈维崧誉为南宋后闺秀第一。有《拙政园诗馀》《拙政园诗集》。

徐灿的诗

相关推荐

送崔融

〔唐代〕杜审言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送李太守赴上洛

〔唐代〕王维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沈沈。

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送杨山人归嵩阳

〔唐代〕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送羽林陶将军

〔唐代〕李白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送人归夏口

〔唐代〕贯休

雁雁叶纷纷,行人岂易闻。

千山与万水,何处更逢君?

貌不长如玉,人生祗似云。

倘经三祖寺,一为礼龛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