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哭所思》是宋末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首哭祭诗。全诗依题目层层展开,首联点“西台”,次联写“哭”,三四联写“所思”。诗中表现作者对文天祥的哀痛和自己对元政权的痛恨,亡国之哀,凝聚在每个字中。
西台哭所思
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唯应赋八哀。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民族英雄文天祥被杀后八年,这时已经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79年)了。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殉难的日子,谢翱与吴思齐、冯桂芳等来到富春江边的西台,设立了文天祥的灵主,对这位英雄也是良师益友进行哭祭,回到船上,写下了《西台哭所思》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已经是岁末,我来到西台,恸哭英勇就义的知己文天祥;时已黄昏,凄凉的落日,照在荒凉的台上。
当年我在吴江哭祭你的泪水,洒入江中,随着潮水流淌;今天又随着潮头流到我面前,与新泪一起,充满这富春江。
你走了,你那溅满鲜血的朝衣,那血定然已经化碧;我悲愤地呼叫,皇天后土,怎不爱才,让你过早地凋亡。
如今只剩下我,还未步入老年,埋迹山林,无所作为;只能够赋诗悼念,凄伤彷徨。
注释
(1)残年:本义是衰年,这里作残冬解。按文天祥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冬天被害。
(2)知己:彼此相知而情谊深切的人。
(3)吴江:指富春江,是钱塘江的上游,严子陵钓鱼台在富春江上。
(4)故衣:死者的遗衣。
(5)碧:碧血,《庄子.外物》篇:“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6)后土:皇天后土,指天地,后土是土地神。
(7)怜才:爱惜人才。
(8)山中客:作者自称。
(9)八哀:杜甫有《八哀》诗,哀悼王思礼、李光弼、严武、汝阳王璡、李邕、苏源明、郑虔、张九龄等八位唐朝有名的文臣武将。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谢翱的诗
相关推荐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
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有馀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
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更凭锦字,字字说情憀。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
西江月·风月亭危致爽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锦瑟旁边须醉。
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
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
西溪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
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
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
西江寄越弟
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
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
西江月二首·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⑼,莫效此儿形状⑽。
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西园
半掩朱门藓径斜,翠屏绣谷忽谽谺。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江近夕阳迎宿鹭,林昏残角促归鸦。
吾舟已系津南岸,唤客犹能一笑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