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前半部分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后半部分进一步描绘老翁睡醒之后的情况。全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秋雨夜眠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秋雨夜眠》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
翻译注释
翻译
在一个凉风习习的深秋之夜,有一个老头悠闲自在。
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秋雨声中渐渐入眠。
火盆的火已经灭了,加点火,烤烤被子。
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屋外树叶已被霜打成红色落下台阶了。
注释
(1)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2)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3)宿:夜。
(4)瓶:烤火用的烘瓶。
(5)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6)阶:台阶。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秋怀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秋夜长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秋日晚思
桐槿日零落,雨余方寂寥。
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
取适琴将酒,忘名牧与樵。
平生有游旧,一一在烟霄。
秋泉
冷色初澄一带烟,幽声遥泻十丝弦。
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秋江晓望
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
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
秋兰赋
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既萧曼以袭裾,复氤氲而绕鼻。虽脉脉兮遥闻,觉熏熏然独异。予心讶焉,是乃芳兰,开非其时,宁不知寒?
于焉步兰陔,循兰池,披条数萼,凝目寻之。果然兰言,称某在斯。业经半谢,尚挺全枝。啼露眠以有待,喜采者之来迟。苟不因风而枨触,虽幽人其犹未知。于是舁之萧斋,置之明窗。朝焉与对,夕焉与双。虑其霜厚叶薄,党孤香瘦,风影外逼,寒心内疚。乃复玉几安置,金屏掩覆。虽出入之余闲,必褰帘而三嗅。谁知朵止七花,开竟百日。晚景后凋,含章贞吉。露以冷而未晞,茎以劲而难折;瓣以敛而寿永,香以淡而味逸。商飙为之损威,凉月为之增色。留一穗之灵长,慰半生之萧瑟。
予不觉神心布覆,深情容与。析佩表洁,浴汤孤处。倚空谷以流思,静风琴而不语。歌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兰独不然,芬芳弥多。秋兮秋兮,将如兰何!
秋日怀九华旧居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