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描写的是男女眉目传情表达爱意的情景,大胆直白,形象生动。上片实写男女主人公乐中调情的情景;下片虚写作者欢会之后内心的空虚和感伤。既有眉目传情的瞬间,又有亲近不得的遗憾。虚实交替,点面结合,使得整首词直接而又不至于太过露骨。虽是写偷欢传情,却能做到戛然而止,乐而不淫。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这首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应是对宫中生活一个片段的实录。有人认为此词为描写后主与小周后的本事,也有人认为它描写的应是宫女向后主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
翻译注释
翻译
管簧乐器吹奏出清脆之声,美人灵活地移动着纤纤玉手舒缓地演奏着新制乐曲。眼中生出的情愫暗自钩连在一起,秋波横转,那情感好像要溢出来一样。
虽然在精美的居室中欢爱一场,但彼此未及充分地表露真情。欢宴结束后,一切柔情蜜意马上又成空,魂思已经如痴如醉,就如沉迷在春梦中,令人迷茫。
注释
(1)铜簧:乐器中的薄叶,用铜片制成,吹乐器时能够发出声响。
(2)韵脆:指吹奏出来的声音清越响亮。
(3)锵寒竹:竹制管乐器发出的锵然的声音。锵,指乐器发出锵然的声响。寒竹,指箫笛乐器因久吹而含润变凉。竹,指笛、箫、笙一类的乐器。
(4)新声:指新制的乐曲或新颖美妙的声音。
(5)移纤玉:指白嫩纤细的手指在管弦乐器上移动弹奏。纤玉,比喻美女纤细洁白如玉的手指。
(6)眼色:眼神,传情的目光。
(7)钩:同“勾”,招引。
(8)秋波:《词林纪事》中作“娇波”。比喻美女的目光犹如秋水一样的清澈明亮。
(9)雨云:即云雨,这里比喻男女之间的欢情作爱。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赋》中。
(10)绣户:雕绘华美的庭户,这里指精美的居室。
(11)来便:一作“未便”。便,立即。
(12)谐衷素:谐,谐和。衷素,未曾说出的内心愿望。素,通“愫”,本心、真情。
(13)宴罢:欢乐之后。宴,指欢乐、快乐。
(14)魂迷:吕本二主词、吴主二王词、侯本二主词、《花间集补》、《词林万选》、《历代诗余》、《全唐诗》、《词林纪事》本中均为“梦迷”。此从晨本二主词、萧本二主词、《花草粹编》本。
(15)春梦:吕本二主词中作“春雨”,注中为:“‘雨’一作‘睡’。《全唐诗》《词林万选》《历代诗余》《词林纪事》《花间集补》中均作“春睡”。此从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晨本二主词、萧本二主词、《花草粹编》。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菩萨蛮·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菩萨蛮·回文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暖觉杏梢红,游丝狂惹风。
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
菩萨蛮·罗裾薄薄秋波染
罗裾薄薄秋波染,眉间画时山两点。相见绮筵时,深情暗共知。
翠翘云鬓动,敛态弹金凤。宴罢入兰房,邀人解佩珰。
菩萨蛮·芭蕉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