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五代〕李煜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作品简介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描写的是男女眉目传情表达爱意的情景,大胆直白,形象生动。上片实写男女主人公乐中调情的情景;下片虚写作者欢会之后内心的空虚和感伤。既有眉目传情的瞬间,又有亲近不得的遗憾。虚实交替,点面结合,使得整首词直接而又不至于太过露骨。虽是写偷欢传情,却能做到戛然而止,乐而不淫。

创作背景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这首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应是对宫中生活一个片段的实录。有人认为此词为描写后主与小周后的本事,也有人认为它描写的应是宫女向后主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

翻译注释

翻译

管簧乐器吹奏出清脆之声,美人灵活地移动着纤纤玉手舒缓地演奏着新制乐曲。眼中生出的情愫暗自钩连在一起,秋波横转,那情感好像要溢出来一样。

虽然在精美的居室中欢爱一场,但彼此未及充分地表露真情。欢宴结束后,一切柔情蜜意马上又成空,魂思已经如痴如醉,就如沉迷在春梦中,令人迷茫。

注释

(1)铜簧:乐器中的薄叶,用铜片制成,吹乐器时能够发出声响。

(2)韵脆:指吹奏出来的声音清越响亮。

(3)锵寒竹:竹制管乐器发出的锵然的声音。锵,指乐器发出锵然的声响。寒竹,指箫笛乐器因久吹而含润变凉。竹,指笛、箫、笙一类的乐器。

(4)新声:指新制的乐曲或新颖美妙的声音。

(5)移纤玉:指白嫩纤细的手指在管弦乐器上移动弹奏。纤玉,比喻美女纤细洁白如玉的手指。

(6)眼色:眼神,传情的目光。

(7)钩:同“勾”,招引。

(8)秋波:《词林纪事》中作“娇波”。比喻美女的目光犹如秋水一样的清澈明亮。

(9)雨云:即云雨,这里比喻男女之间的欢情作爱。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赋》中。

(10)绣户:雕绘华美的庭户,这里指精美的居室。

(11)来便:一作“未便”。便,立即。

(12)谐衷素:谐,谐和。衷素,未曾说出的内心愿望。素,通“愫”,本心、真情。

(13)宴罢:欢乐之后。宴,指欢乐、快乐。

(14)魂迷:吕本二主词、吴主二王词、侯本二主词、《花间集补》、《词林万选》、《历代诗余》、《全唐诗》、《词林纪事》本中均为“梦迷”。此从晨本二主词、萧本二主词、《花草粹编》本。

(15)春梦:吕本二主词中作“春雨”,注中为:“‘雨’一作‘睡’。《全唐诗》《词林万选》《历代诗余》《词林纪事》《花间集补》中均作“春睡”。此从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晨本二主词、萧本二主词、《花草粹编》。

全文拼音版

mán··tónghuángyùncuìqiānghánzhú
tónghuángyùncuìqiānghánzhúxīnshēngmànzòuxiānyǎnànxiānggōuqiūhéngliú
yúnshēnxiùlái便biànxiézhōngyànyòuchéngkōnghúnchūnmèngzhōng

作者介绍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五代十国时南唐末代君主,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尤以词成就最高。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亡国后作品如《虞美人》《浪淘沙》等,抒写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哀婉凄绝,开拓了词的境界。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毒杀。其词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被誉为“词中之帝”,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菩萨蛮·木樨

〔宋代〕朱淑真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菩萨蛮·回文

〔宋代〕苏轼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菩萨蛮·芭蕉

〔宋代〕张镃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