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偈四首·其四

〔唐代〕慧能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作品简介

《菩提偈》是六祖慧能创作的诠释佛教教义的诗偈,共有四首,载于《坛经》。其中前两首偈是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第三首偈表明顿悟之依据、解脱之直道;第四首着重讲修行方法。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敦煌写本《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翻译注释

翻译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

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注释

(1)玄:奥妙,玄机。《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全文拼音版

shǒu··
zhǐxiàngxīnláoxiàngwàiqiúxuán
tīngshuōxiūxíng西fāngzhǐzàiqián

作者介绍

慧能(638—713),一作惠能,俗姓卢,新州(今广东新兴)人,唐代高僧,禅宗六祖。弟子辑其语录为《六祖坛经》。此书及《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中存其诗偈20余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慧能的诗

相关推荐

菩萨蛮·咏足

〔宋代〕苏轼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