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阳早发》是初唐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作者去西蜀途中山间拂晓的景致。作者抓住拂晓寂静清凉的特点,把山中的主要景象缀连成章,微妙地表达了诗人旅途上的愁闷。诗句笔法简练,用词精工,意境幽深而峻丽。
易阳早发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
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易阳早发》此诗是作者因作《斗鸡赋》被唐高宗逐出长安,去西蜀路上所作,当为咸亨元年(670年)左右,是作者《入蜀纪行诗》三十首之一。作者感于路途景致,有感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清晨,月亮还没有落下,(我)就整理行装准备出发;天上残星点点,(我)已经扬鞭而行。
道路两旁山峰耸立,层峦叠嶂时时映入眼帘,红色绿色的屏风形的山峰上偶尔有一座楼阁,有一间房屋。
突然之间,看不清对面的树形,原来是山中云雾缭绕,阻挡了视线。再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峰也失去它原来的挺拔之姿,迷迷蒙蒙一片。
凉风又一次吹到脸上,这时才感觉到夜色已悄然而至,只见空山之中,萤火虫飞来飞去。
注释
(1)易阳:今河北永年县西。
(2)饬:整顿,整理行装。
(3)侵晓月:即拂晓。与下句的“候残星”相对,二句犹言披星戴月。
(4)奔策:策马疾行。
(5)候:迎候。
(6)危阁:高阁。指阁道。
(7)寻:依附。
(8)丹障:如朱色屏障的山岭。
(9)回梁:曲折的桥粱。
(10)属:依托。
(11)翠屏: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
(12)凉飙:一作“商风”,即秋风。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勃的诗
相关推荐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
县楼三十六峰寒,王粲登临独倚阑。
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
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
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
九日水阁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留别王司马嵩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
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
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
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
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
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满江红·斗帐高眠
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无似有,游丝细;聚复散,真珠碎。天应分付与,别离滋味。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向此际、别有好思量,人千里。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