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疲惫的行人暗暗发愁,北归的路如此遥远。眼前飞檐四张的通潮阁下便是长桥,景象明丽喜人。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看不够白鹭飞过秋水之滨的美景,不知不觉间傍晚来到。潮水退去,隐没在树林之后。
注释
(1)澄迈驿:设在澄迈(今属海南)的驿站。
(2)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是驿站上的建筑。
(3)俯:下临。
(4)贪看:白鹭在秋浦上飞翔,视线久久追随着白鹭移动。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疲惫的行人暗暗发愁,北归的路如此遥远。眼前飞檐四张的通潮阁下便是长桥,景象明丽喜人。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看不够白鹭飞过秋水之滨的美景,不知不觉间傍晚来到。潮水退去,隐没在树林之后。
(1)澄迈驿:设在澄迈(今属海南)的驿站。
(2)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是驿站上的建筑。
(3)俯:下临。
(4)贪看:白鹭在秋浦上飞翔,视线久久追随着白鹭移动。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着意抒发思乡盼归的心情。第一首描绘登通潮阁所见情景,闲雅的笔触中隐然透出羁旅愁绪。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五月,苏轼受命自儋州(今属海南)移廉州(今广西合浦县)安置,六月二十日渡海。这两首诗是赴廉州途中离儋耳过澄迈时作作。近人陈迩冬定这组诗为“元符三年在澹州为琼人姜君弼题”(见《苏轼诗词选》注)。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独向沧浪亭外路,六曲阑干,曲曲垂杨树。展尽鹅黄千万缕,月中并作濛濛雾。
一片流云无觅处,云里疏星,不共云流去。闭置小窗真自误,人间夜色还如许。
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君。
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
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
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
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旧知山里绝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
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
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
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