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新月

〔宋代〕苏轼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

作品简介

《菩萨蛮·新月》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牛郎与织女离别之苦的神话传说,东坡借以抒发夫妻深情厚意与美好愿望;下片由写天上的七夕,转到写人间的七夕。全词情景相生,境界全出,以传说仙话之笔,集中抒发了患难重逢将近两月的夫妻深情,可谓水乳交融,刻骨铭心。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七月。东坡继配王闰之来黄已近两月。是年七月七日夜,牛郎织女相会。东坡登上邻近临皋亭的朝天门城楼,即景生情,作此词,以示夫妻团圆、永不分离的愿望。

翻译注释

翻译

画檐上的月亮还没有圆就担心它会缺,比喻人还没有团聚,就担心又要离别。此处借寓王朝云饱受离别之苦后的忧虑。仰望天边月亮像一只玉钩,可以想见织女正在梳洗楼内独自梳头。

年轻女子说的好,不愿再向织女乞求新的技艺。夫妻分离的痛苦您织女星应该是感受最深的,我祈求的是请您保佑天下有情人永不分离。

注释

(1)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2)孤光:未圆之月光,这里代指月。

(3)缺:残缺,这里代指缺月。

(4)遥认玉帘钩:遥认:远看。玉帘钩:比喻弦月、弯月。

(5)天孙:星名,织女星。

(6)佳人言语好:佳人:美女,这里指王闰之。言语好:善于辞令。

(7)新巧:新奇巧妙。

(8)此恨固应知:此恨:夫妻分离之痛苦。固应知:理应体验到。

(9)人:这里指人间。

(10)别离:这里指分离之恨事。

全文拼音版

mán··xīnyuè
huàyánchūguàwānwānyuèguāngwèimǎnxiānyōuquēyáorènliángōutiānsūnshūlóu
jiārényánhǎoyuànqiúxīnqiǎohènyīngzhīyuànrénbié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菩萨蛮·木樨

〔宋代〕朱淑真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菩萨蛮·咏梅

〔宋代〕朱淑真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菩萨蛮·咏足

〔宋代〕苏轼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